将100-300mg试样置于35mL试管中,加2-3mL水和0.5-l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再加入10-20mg保险粉,煮沸0.5-lmin,取出试样投入25-50mg白棉布和0-20mg氯化钠,继续煮沸40-80s,然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棉布放在滤纸上氧化。如果氧化后色泽与原样差不多,表示还原染料存在。
2.5 纳夫妥染料的鉴别方法
在100倍量的1%盐酸溶液中把试样煮沸3min,充分水洗后,用1%氨水5-10mL煮沸2min,如染料萃取不出来或萃取量很少,再经过氢氧化钠一连二亚硫酸钠处理后变色或脱色,即使在空气中氧化也不能恢复原色,并且也不能确定有金属存在,此时,可进行下面2.5.1和2.5.2的试验,若在2.5.1的试验中可以萃取出染料来,而在2.5.2的试验中白棉布染成黄色,且发出莹光,则可断定试样所用的染料为纳夫妥染料。
1)将试样放人试管,加入5mL吡啶并煮沸,观察染料是否被萃取出来?2)将试样放人试管,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和5mL乙醇,煮沸后再加入5mL水和连二亚硫酸钠,煮沸使之还原。待冷却后过滤,将白棉布和20-30mg氯化钠放进滤液中,再煮沸1-2min,放置冷却后取出棉布,观察棉布用紫外线照射时是否发出荧光。
2.6 活性染料的鉴别方法
活性染料的特点是它与纤维有比较稳定的化学键结合,在水和溶剂中难以溶解。目前,尚无特别明确的检验方法。可先进行着色试验,分别用1?1的二甲基甲胺的水溶液和100%的二甲基甲酰胺对试样进行着色试验,不着色的染料即为活性染料。
2.7 涂料的鉴别方法
涂料也即颜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需通过粘合剂(一般是树脂粘合剂)固着在纤维上。可用显微镜法进行检验,先除去试样上可能存在的淀粉或树脂整理剂,以免它们干扰染料的鉴定。再加1滴水杨酸乙酯在经上述处理的纤维上,盖上盖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纤维表面呈现粒状即可确认为树脂粘合的颜料(涂料)。
2.8 酞箐染料的鉴别方法
在试样上滴浓硝酸后,会产生亮绿色的是酞箐染料。另外,将试样在火焰中灼烧呈明显绿色的也可证明是酞箐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