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毛织、毛衫 >

织物防紫外线性能评价中的预处理方法

来源:中国毛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4日

在美国标准中,在同一块试样上根据纺织产品的护理标签进行40次洗涤后,进行100AFU的光照,再进行氯池水洗涤测试,最后结合织物的最终用途选择洗涤或氯池水洗涤测试,整个过程模拟了相当于2年时间的服用情况。此标准最大的问题是测试时间长,在讲究快效的生产模式下,很可能会影响生产周期。而抗紫外线测试协会制定的UV801标准中,对服装织物则取多块平行试样根据护理标签,对其中一块试样进行3或4次的磨损,对另一块进行3或4次的洗涤测试;对遮阳织物进行2次的风蚀测试。这个标准测试存在的缺陷是对服装织物只进行了磨损或洗涤的单个因素处理,没有把两种影响因素综合考虑;且日晒是服装服用过程中受损的重要因素,此标准也并未考虑。
  1.3 检测状态
  各国评价纺织品抗紫外性能的标准中,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测试防护系数和透射率时的织物状态。在EN13758-1标准中特别指出:拉伸以及湿态状态下会降低纺织品防紫外性能。
  表2各国测试UPF及T(UVA)值的试样状态
  标准
  国际抗紫外线测试协会
  美国
  中国
  澳洲/新西兰
  英国
  测试时织物状态
  未处理及处理后干态拉伸
  处理后干态
  未处理干态
  未处理干态
  未处理干态
  未处理及处理后湿态拉伸
  处理后湿态
  1.4评价防紫外线性能的参数
  各国均采用防护系数UPF值和透射率T(UVA)AV作为表征纺织产品防紫外线性能的基本参数。UPF值是指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UPF数值越大,紫外防护效果越好。紫外线的三个波段中以UVA被大气层吸收最少,大部分达到地面;UVB由于大气层的吸收,只有极少量到达地面;而UVC被大气层完全吸收,不会达到地面。因此UVA的透射率––T(UVA)AV是主要考察参数。
  1.5测试方法
  澳洲/新西兰的AS/NZS 4399-1996、美国的AATCC 183-2004、英国的BS EN 13758-1:2002和我国的GB/T18830-2009,在测试UPF值和T(UVA)AV的检测方法均采用通行的分光光度法,原理是用分光光度计紫外辐射源辐射出紫外线辐射能量,利用积分球把透过试样的各个方向上的辐射通量收集起来,通过探测器将信号输入计算机后处理并计算得出结果。
  2建立我国防紫外线性能测试预处理的构想
  2.1目的和意义
  欧美市场上涉及到防紫外的纺织产品都要求做防紫外性能的测试,而美国和UV801都要求有预处理过程且结果取各种状态下测得的最低值。国内外标准的不一致对于既有出口又有内销的企业来说,必须对产品做多次测试,耗时耗力。要想应对这样的技术壁垒,就有必要建立我国的防紫外线性能测试的预处理方法。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