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棉区
针对今年苗情严重不平衡的特点,特别是“梅雨”天气,“立足抗灾,改善棉株生存环境,抢搭丰产棉架”是下阶段棉田管理的中心任务。
灭茬除草促快长目前,棉田前茬小麦收获已经结束,中稻抢插已进入尾声,要动员农民群众加快棉田中耕灭茬,松土除草,以改善棉苗生存环境,促进棉苗快速生长。
早施花肥促搭架结合中耕松土灭茬,6月下旬至7月上旬,早施花铃肥。用量一般每亩纯氮4~6.25公斤、氧化钾10~12.5公斤。针对今年化肥价高的实际,鼓励、指导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尤其是移栽地膜棉和直播地膜棉在揭膜时施好“接力肥”,确保棉花正常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化学调控保稳长长势较好的一二类棉田(8叶以上),要抢住晴天或停雨间隙,喷施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协调棉花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尤其是已有旺长趋势的移栽地膜棉和直播地膜棉,要适当增加缩节胺用量,控旺促壮,并及时摘除营养枝。过稀的棉田可留1~2个营养枝进行改造,并摘除营养枝顶心。
清理四沟防涝灾降雨多而集中的“梅雨”期到来时,江河、湖泊沿岸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滨湖棉区,在加强防洪设施整治,做好防洪抗灾准备的同时,要加强棉田“四沟”的清理,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切实降低棉田地下水位,减轻因渍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加强病虫害防治各级农业部门要密切关注棉花“两萎”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态势,搞好预测预报,指导农民选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
西北内陆棉区
以实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协调并进,多现蕾、快现蕾、早开花为主攻目标,针对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加强分类指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