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毛织、毛衫 >

全国棉花生产中期管理技术

来源:中国毛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4日

黄河流域棉区
  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做到控大苗、促小苗、补弱苗,促进弱苗转化,实现壮苗均衡生长,及早搭起丰产架子。
  科学肥水管理一是早施稳施蕾肥。对弱苗要早施稳施蕾肥,一般掌握亩施尿素5-7公斤,饼肥、磷肥各25-50公斤。二是早施重施花铃肥。一般在七月上旬末,棉株下部出现1~2个大桃时进行追肥,亩施尿素15~20公斤。三是补施盖顶肥。一般在7月底8月初,对中上等肥力棉田,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争取多结铃、结大铃。
  合理整枝管理一是去叶枝。及早去除无利用价值的叶枝,减少养分消耗。二是打顶尖。进入棉花生长中期以后,要因苗、因地、及时打顶整枝。一般打顶时间,中肥地在7月20日前后,高肥地可推迟到7月底。三是打边尖。在大暑前后,对荫蔽棉田还要打边尖,以控制棉株横向生长,每个果枝一般留3-4个果节。此外,应及时抹掉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
  及时化学调控对旺长棉田,按照少量多次原则,每亩要用缩节胺0.5~1克,兑水15~20公斤,喷施在棉株表面,以控制棉株长势。在棉花打顶后7~8天,一般每亩用缩节胺3~5克,兑水15~25公斤左右,喷洒棉株顶部和边心上,可以简化后期整枝,增结早秋桃,增加铃重,防止贪青晚熟。
  清理灌排沟渠今年黄河流域降雨量较去年可能偏多二至五成,应在蕾期中耕培土的基础上,及早疏通沟渠,保证排水畅通,防止渍涝灾害发生。
  综合防治病虫害对于棉铃虫的防治,应以保蕾、保顶、保铃为中心,做到四结合,即:药剂滴心与诱杀成虫相结合、棉田防治和其它作物田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田间管理和人工抹卵相结合,达到提高防效、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加强对蚜虫、红蜘蛛、盲蝽蟓、烟粉虱等害虫的防治。对于枯、黄萎病,目前尚无有效药剂,可通过喷施多元微肥,增强营养抗性;加强棉田整枝管理,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以及拔除病株等措施防止大面积蔓延。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