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桑枝、蚕沙、桑椹这些在传统蚕桑养殖业中的废弃物,通过先进技术处理和提取后可变废为宝,成为天然环保的纺织染料。在近日举行的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成果汇报会上,该项目成为唯一一个成功申报专利的科研成果。
在苏州大学王祥荣教师的指导下,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小组主要对蚕沙、桑枝、桑椹、桑叶这些“废弃物”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桑椹中的红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桑椹色素与多种金属媒染剂的结合可以产生蓝紫、红等多种颜色。针对天然染料色牢度差的问题,课题小组在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后发现,一些天然媒染剂的牢度效果比传统金属媒染剂好,这不但解决了天然染料牢度差的问题,还解决了金属离子不够环保的问题,可以还天然染料的天然本质。
真丝织物以其舒适的手感和保健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从桑椹、桑叶等副产品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和药物保健功能,在越来越讲求生活品质与环保的今天,两者的结合将会促进我国生态型高档丝绸面料的开发,提高传统真丝绸产品的档次和附加价值。据了解,该项目从桑蚕的副产品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用于真丝织物的染色,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