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毛织、毛衫 >

国外第三代自动络纱机的技术进步

来源:中国毛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1日

意大利美期丹空捻器接头质量好、接头成功率高、耐用。美期丹机械式结头器结头合格率高但机械太复杂维修困难、多不使用,国内许多厂家生产空捻器如上海五金二厂等;国产空捻器尚须在使用寿命及结头成功率上下功夫进一步改进。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空捻器已分别用于粗、细支纱、花色纱、股线、弹力包芯纱及紧密环锭纱等不同品种,除普通式空捻外还有热捻湿捻等捻接器。
  表2:空捻接头对针织机效率的影响 原纱 织物数量 空捻接头纱停台 机械接头纱停台
  40英支 60米 0.20 0.70
  80英支 60米 1.67 2.53
  表3:空捻接头时喷气织机强物的影响 原 纱 45英支 涤/棉混纺纱
  织 机 喷 气
  速 度 440转/分
  经向错支 空捻/机械 2.03/11.25
  断纬疵点 个/100米 空捻/机械 8.21/13.50
  总之,空气捻接器对提高原纱和织物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有显著作用,亦相应降低了成本,比机械打接器维修量相应减少。
  络纱机用空捻器接头技术后接头纱外观基本与原纱一致,为环锭细纱机提高车速创造条件,如减少钢领直径、提高纺纱速度,目前环锭细纱机速度已高达25000转/分,这与络筒机用空捻接头有密切关系。
  三、纱疵减少--电子清纱器迅速发展
  我国在1332型络纱机上已有40~50%推广应用电子清纱器,电清技术由普通型、提高型发展到智能型。在1332络纱机上应用普通型、提高型,在国产纱维沃及AC238上已配用智能型。国外都已采用智能型,如AC238采用Peyer540型电子清纱器,性能优越、灵每度高、检测功能强、纱疵清除范围广,该机有三种"固定清纱曲线",也可根据工厂需要自行设定"清纱曲线"控制棉纱质量水平,意大利欧立安〔ORION〕自动络纱机上配备的智能型电子清纱器,每个单锭相当一个工艺试验室,可以做到对捻接质量、疵点、周期性小疵点、异纤及超标准毛羽造成的疵点进行控制及清除,德国AC338自动络纱机上的电子清纱器已成为卷绕过程中的重要部件用以监测和保证纱线质量,形成一体化的清纱器,其清纱性能在电脑屏幕上可精确设定,如纱疵超过极限值清纱器指令切断纱线并向卷绕部件发出信号以中断卷绕,捻接质量也由清纱器单独监控,捻接纱接头归类于一挡清纱类型。
  电子清纱器不仅负担清纱及质量监测任务、还有统计功能,可记忆、贮存并报告生产运行状况及疵点分级,完成纱疵分级任务。
  清纱器的清纱曲线对纱疵的粗细节及其长度的划分较细、档次密小,按需要可分档控制各种类型的纱疵。
  电子清纱器的位置,除日本外都是放在捻接器之上,对捻接质量进行监测。上蜡装置一般放在电清上面,以消除上蜡对电清的干扰。新型电子清纱器可自动调节适合各种速度监测及检查各种卷绕速度下的纱线质量,不因启动和正常卷绕速度差异变化而产生误切。
  最新型自动络纱机上上吸头已配有传感器可将纱疵全部吸出经电清切除,不会漏切。
  电子清纱器分光电式及电器式两种,各有特点,但都因环境受到干扰,如果车间和络纱机自动净化程度高、车间温湿度恒定,干扰即排除。
  无夕雷声QS-5型为光电多功能型电子清纱器,具有清除长、短粗节、长细节、静态检测及对棉结杂质等小疵点有分档选择的功能,其中超原纱直径0.6-2.4倍,长度1-10cm的短粗节可分十挡选择;长粗节为0.2-0.8倍,长度100公分,分九档选择;长细节为疵直径小于原纱0.15-0.5倍,长度100公分,分九档选择。
  QS-8型为电容式清纱器,具有长短粗节、纱疵的清除功能,其中短粗节为原纱的0.5-3倍,长度1-10公分;粗节为0.3-1倍,长度为100公分。
  我国长岭及无夕雷声生产的智能型电子清纱器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同,可以做国内外自动络纱机上智能型电子清纱器的替代品.
  目前电子清纱器已由模拟式发展为数字式,检测及清纱性能有很大提高。
  德国AC338自动络纱机选用乌期特电子清纱系列,性能及稳定可靠性都很好。
  电子清纱器的功能是络筒机完成清除纱疵,提高纱线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型电子清纱器还负着对纱线质量的监测及纱疵分级的功能。
  四、减少毛羽:
  毛羽是现代纺织生产遇到的重要问题,目前日益引起国内外纺织界高度重视,毛羽会使喷气织机引纬失败,产生停合占70%,还会使织物形成染色不匀的疵点,细纱及后加工工序产生许多飞花、恶化生产环境也会造成新疵点,因此如何减少毛羽是纺织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细纱是产生毛忌的主要工序之一,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毛羽不仅由钢领钢丝圈配套问题引发,更重要的是由于纺纱三角区对纤维运动的失控造成,90年代末国外一些公司研制出紧密纺环锭细纱纺纱技术基本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毛羽大幅度减少,甚至后加工工序的烧毛工序也可省去,浆纱工序减少对毛羽的工艺技术负担也大有减轻,显著的减少细纱毛羽对络纱工序毛羽的产生。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