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所示为AC338自动络纱机加装"propack"装置后生产的筒子纱在下游工序退绕速度显著提高。
表1
纱支〔英支〕 筒子直径 筒子纱最大退绕速度〔米/分〕 差 异
英支 毫 米 无Propack 有Propack
纯棉30支 280 1150 1440 +290
纯棉70 240 940 1325 +385
涤棉65/35 20支 280 1220 1480 +260
涤棉65/35 30支 240 1230 1450 +220
纯粘纤42支 240 1345 1920 +620
意大利及日本的新型自动络纱机亦有与AC338类似的张力控制及防叠系统,如意大利"奥立安"〔orion〕自动络纱机上整个筒子纱卷绕过程是由C.A.P〔computer Aided package〕系统控制的,使络纱张力始终受到调控,每个卷绕头都按指令监控与修改筒子纱与槽筒之间的传动比以避免"叠圈"现象产生,日本村田公司的PC21型自动纱机上的张力控制也是单锭封闭式,卷绕质量有很大提高。
日本村田公司的PC21自动络纱机采用多线槽筒切换的方法解决带状卷绕:
(1) 单线槽筒在高速卷绕时〔线速在1000米/分以上〕会出现较多的带状卷绕;在双线槽筒上往往在筒纱卷绕直径在200毫米时产生带状卷绕;
(2) 2.5个槽的槽筒在筒纱卷绕直径在200毫米时卷绕速比在1:1.5,双线槽筒在靠近筒纱卷绕直径为200毫米时,卷绕速比为1:0.8时,即筒纱与槽筒表面卷绕的线速比在1.25至0.8之间要比单头卷绕时的带状卷绕少,退绕状况好,基本没有脱圈现象日本村田公司在解决带状卷绕防止高速退绕脱圈问题上,采用多槽槽筒的方法,具具有十分有效的效果,PC21络纱机上采用2-2.5槽的多槽筒,可以解决高速退绕时,脱圈现象的发生。当被卷绕的筒子发生带状卷绕的瞬间,可以自动切换导纱线槽,使卷绕状况得到改进,其切换方法:
① 当卷绕在双线沟槽切换为2.5线沟槽时,筒纱直径为200毫米时,基本无带状卷绕发生;
② 当在2.5个槽的槽筒上切换成2个槽时,卷绕直径在告近250毫米时,高速退绕的脱圈现象得到改进,可使筒子纱的带状卷绕消除。这种自动控制切换沟槽数的方法,使高速卷绕筒子的卷绕质量,十分理想。
③ PC21自动络纱机多槽槽筒自动切换的防叠方法比普通槽筒卷绕的筒子纱退绕速度可增加30%。
二、无结头纱的生产:
纱线接头方式有人工、机械及空气捻接三种方式,空捻接头技术是当代发展趋势,它可介决结头大的问题,接头质量好,接头处直径是原纱直径的1.2倍,而人工、机械、打结器接头直径是原纱直径的3-4倍。空捻接头可减少针织布的破洞,普通接头纱由于结头大在生产高密织物时会在钢筘处断经或 在布面上有较大的疵点,空捻接头克服上述问题,减少织机断头、提高织机效率及产品质量。
空捻接头是将纱尾搭接在紊流空气箱中,由气箱中的强气流进行捻接接头,接头时间及耗气量均可调节,从而满足空捻纱的质量要求,垂直于纱尾的气流在捻接的同时还给接头纱一定的捻度。
空气捻接器捻接纱线的过程是将纱交叉放入捻接器中,将多余纱线切除,切除后的纱线进入振荡器退捻,最后时入气腔加捻,完成接头。
空捻接头技术使接头后的纱获得足够强力〔约为原纱强力的0.8-0.85〕,外观好,接头处纱的直径比原纱直径稍有增加,无明显重量偏差及缺陷,在静态负荷下与原纱弹性一致。捻接接头不需要外界材料,因此染色亲合性一致。
目前空捻接头技术已广泛用于任何原料、任何品种、纱支的接头,是络纱工序不可分开的部分。
空气捻接对接头强力、弯曲度有显著影响,如织物外观、织机或针织朵生产效率,试验表明:
①当纱尾捻接时空气量增加、空捻纱强度增加;纱尾收缩值增加、空捻纱断裂强力也增加;接头时间长捻接动作慢时,纱的强力降低。
②当纱尾捻接空气量增加,纱弯曲刚度减少;纱尾收缩值增加,空捻纱弯曲刚度增加;接头时间长接头速度低,纱的抗弯刚度减少。
国内外生产的各式空捻器其打接原理及提高捻接纱强力、增加接头处弹性的做法都相同,不同的是各自设计出不同的捻接箱体结构及罩盖。空捻器的设计及使用时有以下因素值得注意:
①接头长度不影响纱的强度,但影响纱外观质量。
②空捻箱形状会影响捻接纱强力。
③捻接接头时开始使松散纤维加捻〔或包缠〕,形成空捻接头过程对捻接纱质量有重要影响,退捻时空气压力,纱的捻度、支数等都影响接头强力,压缩空气爆发的持续时间不影响捻接纱强力,但退捻时空气压力的制约作用却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