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纺纱是当今纺纱领域一种独特新型的纺纱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速度快、产量高、成纱毛羽少等优点。我国自1985年首次引进喷气纺纱机,距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但是受下游产品应用的限制,我国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缓慢。只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喷气纺纱产品的开发,喷气纺纱才逐渐发展起来。
喷气纺纱的成纱机理:是利用两级喷嘴的高速旋转气流场,对纤维集合体的外缘纤维进行吹捻,使其对内层纤维产生包覆,从而形成喷气纺纱线。
喷气纺纱的纱线结构:是复合型结构,即一部分纤维是平行无捻,作为芯纱;另一部分纤维则包缠在芯纱的外缘。外缘包缠纤维有“Z”向捻度,且对芯纱产生向心力,从而使纤维间紧密抱合,聚合而成喷气包缠纱线。因此喷气纺的纱线结构与环锭纺纱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喷气纺纱的适用原料:纤维长度在2英寸以下的各种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以及新型纤维的纯纺或混纺。
喷气纺纱的可纺纱支:20—80英支(30—7.4tex)。
由于喷气纺纱与环锭纺纱的成纱机理不同,所以纱线的特性也不同。以T65/C35涤棉混纺纱线为例,进行比较实验发现:
——喷气纺纱线的单纱强力比环锭纺纱低10%左右,但强力不匀率小,其综合指标要优于环锭纺纱。
——喷气纺纱线的条干不匀率比环锭纺纱低,且纱疵少。
——喷气纺纱线的长毛羽比环锭纺纱少;3mm以上毛羽比环锭纱减少80%~90%。但是0.2mm左右的短毛羽却比环锭纱多40%。因此喷气纺纱的抗起球性能特别优越。
——喷气纺纱线的制成率高,比环锭纺高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