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纳米SiO2改性壳聚糖纤维的结构及染色性能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1日

式中:C0———染浴中染料的初始浓度/(mol/L)

Cf———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mol/g)

V———染液体积/mL

W———纤维的质量/g

1. 3. 2 扫描电镜(SEM)

使用FEIQuanta 200扫描电镜观察壳聚糖纤维处理前后的表面形态,操作电压15 kV。

1. 3. 3 红外光谱(FT-IR)

采用NEXUS-670红外光谱仪, KBr压片法制样,在4 000~400 cm-1波数范围内进行分析。

1. 3. 4 热重分析(DSC-TG)

STA 449 C同步热分析仪,将纤维研磨成粉末状,温度范围25~600℃,升温速率10℃/min,氮气流速50 mL/min。根据不同热裂解温度下纤维的质量损失,判断纤维热稳定性质。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面形态分析

图2(a)(b)分别是未改性壳聚糖纤维及纳米SiO2改性壳聚糖纤维的表面形态。

从图2(a)可看出,未改性壳聚糖纤维表面比较光滑,而图2(b)改性纤维表面明显分布有大小不等的SiO2纳米粒子,且没有发生明显团聚现象,说明SiO2纳米粒子与壳聚糖纤维相容性好。这是因为硅偶联剂KH560分子具有既能与无机SiO2纳米粒子进行反应,又能与壳聚糖纤维反应的环氧丙基。通过硅偶联剂KH560处理,高表面能的纳米粒子与低表面能的有机体有较好的亲和性。同时,偶联剂分子长链烷烃对纳米粒子表面的包覆作用,使纳米粒子间距增大,团聚减少,以实现纳米粒子的良好分散。另外,从SEM照片可以看到有些粒子呈亮白色,这是由于部分纳米SiO2粒子半嵌入壳聚糖纤维基体中所致;而有些粒子呈暗灰色,则是部分纳米SiO2粒子完全嵌入壳聚糖纤维基体中所致。

2.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3-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作交联剂制备的纳米SiO2改性壳聚糖纤维中的壳聚糖纤维与KH560是否发生反应,结果见图3。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