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罗拉中心距51×56mm,机型A513MA改型
(6)络简
1332MD一1130改型,电子清纱器DQSS一4AG,宜采用中粗纱支的络简工艺,减少接头和成纱毛羽。
3纺纱主要技术措施
3.1 宜采用“多松少打、短流程、低速度、轻定量”清花工艺原则
桑皮纤维长度整齐度差,纤维不柔软,杂质多,抱合力小,易掉落,在开清棉成卷工序中,宜采用人工少量混棉喂入,采取适度的打击、梳理、混和手段,使棉层均匀、成卷稳定综合打手速度不宜过高,各机台的尘棒隔距适当放大,以多落杂质;A076C采用梳针打手,减少
打击次数,加强开松梳理,以减少纤维散失和损伤及短绒率。
3.2梳棉宜强分梳、防充塞、控落棉措施
针对桑树皮纤维杂质较多、呈缠结状、梳理负荷重、盖板易充塞、成网易断和烂边,影响棉网质
量等情况,梳棉应对金属针布进行优选,适当放大锡林和盖板问隔距,适当降低道夫速度,提高盖板
速度,改善棉网清晰度,减少纤维损伤,使纤维顺利转移,减少棉结。同时调整后区工艺,控制后区落
棉。
3.3采用“重加压、中定量、中隔距、轻定量、低速度、顺牵伸”并条工艺原则
由于桑树皮纤维抱合不足,纤维较短,两道并条均采用较小隔距,加强集合增加抱合力,减少意外牵伸,选用处理适宜的皮辊纺纱,减少飞花、缠绕及堵塞等问题。
桑棉混合生条结构比纯棉条混乱,必须经过两道并合牵伸,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整齐度和降低重量不匀率;为降低条干不匀率,采用顺牵伸的工艺原则;罗拉隔距适当放大,可改善条干水平;采用弹簧摇架加压,以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有效控制;采用重加压,减少棉条在牵伸中的滑移现象,提高牵伸效率和纤维伸直平行度,改善棉条结构,提高条干水平,减少成纱的粗细节和棉结数量。
3.4 粗纱采用“中定量、大捻系数”工艺
适当减小粗纱卷绕直径,减小粗纱退绕时的带动张力,减少意外伸长,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克服纱条强力不足,有利细纱牵伸;粗纱回潮率适当偏大,使粗纱中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刚度减弱,粗纱车间温度控制在25—8~C,相对湿度控制在55%一65%之间。
3.5细纱采用“中捻度、中加压、低车速、中硬度胶辊”的工艺原则
细纱工序宜适当降低车速和锭速,减小离心力作用对成少质量的不良影响,增大纱线捻系数,
控制好纺纱张力,减少纺纱断头产生。采用硬度适中的中弹性胶辊,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适当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减小牵伸波,降低粗细节数量。减小细纱机总牵伸倍数,有助于改善纱条光洁度和提高条干水平。经各道工序采取针对性的工艺措施,可顺利纺制出桑棉混纺纱,成纱质量满足织造用纱质量要求。
3.6成纱质量
4结 论
桑皮纤维是我国资源丰富的一种天然纺织纤维,其特有的绿色环保、吸湿导湿特性,较高的纤维的断裂强度,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桑皮纤维的主体长度较短,短绒率较高,长度差异大,初始模量大,断裂伸长小,在棉纺设备上纯纺以及桑皮纤维含量较高的混纺品种纺纱难度较大,适宜与其他棉型纤维混纺成中粗特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