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变性涂料连续染色新技术得到了印染业许多专家和企业家的青睐,是因为用新技术生产的水洗布可以制造出一些特殊风格,提高面料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又能全面兼顾清洁生产、确保节能与环保,是一项能从根本上和源头上建立良好生态学环境的创新技术。
其实,早在几年前,国家经贸委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均明确印染企业要积极采用“涂料染色新工艺”和“涂料印花(适宜棉、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的印花与染色)清洁生产工艺”。但是,传统常规涂料染色的缺点,让涂料印染的推广工作进展缓慢。
我国目前采用的“涂料染色”工艺大多数是采用粘合剂法,即依赖树脂或粘合剂将涂料小颗粒粘附和固着于织物上,该工艺存在鲜艳度和色牢度(湿摩擦、刷洗牢度)不够理想,手感硬,色谱限于浅中色等不足之处。因此我国涂料染色技术目前限于局部地区应用,多采用卷染机间歇式染色生产,产量低,只能生产部分面料品种和部分色种,一般仅在中低档次面料生产上应用,或仅仅作为印染加工的辅助手段来应用。
由于涂料微小颗粒和粘合剂形成的色膜与纤维间仅靠分子间范德华力等作用附着在面料表面上,与染料染色相比,牢度显著低。尤其在后加工“水洗”生产过程和加工成服饰后的使用过程中牢度越洗越差,造成常规粘合剂涂料染色涂料渗透差色牢度差,易掉色。同样,粘合剂的存在造成常规涂料染色工艺瑕疵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粘辊筒、两边色差大、同匹面料质量波动较大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