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淀粉酶DMA-160在苎麻织物退浆上的应用

来源:郑玉玲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8日
苎麻纤维结晶度高,加工过程中因单细胞有大量极短纤维、果胶物质不易彻底去除,使得纤维被部分胶质包裹,微细结构较为致密。加上织造前的上浆作用,给印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进一步研究苎麻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很有意义。本文将新型淀粉酶DMA-160用于苎麻织物退浆工艺中,采用恒温浸渍法对退浆工艺进行了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碱退浆工艺和酶高温轧蒸工艺,以期用绿色工艺来取代传统工艺。1 实验部分1.1 材料和仪器实验用苎麻织物为1/1平纹机织物,其规格为27.8/27.8tex,232×225根/10 cm,114 cm(海门苎麻厂)。药品为新型淀粉酶DMA-160(汕头市德美化工有限公司),渗透剂JFC,NaOH,HAC(调节pH值用)。仪器有Sartorius BT25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雷磁PHS-3C型精密数显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裕锅(上海华联环境试验设备公司恒昌仪器厂),WSB-Ⅱd/o白度计(温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YG(B)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温州大荣纺织标准仪器厂)。1 2 退浆工艺流程坯布烘干称重一温水预润一保温浸渍一温水洗一冷水洗一烘干一再称重。1.3 测试方法(1)毛效取大小为250 mm×40 mm(经×纬)的试样,在其下端用约3 g的小重物固定并取好与经纱垂直的基线。将试样的另一端固定在毛细效应测试仪的布夹上,调整布夹夹取织物的量,使基线、标尺读数的零点、水位线三者重合。设定测试时间30 rain,待蜂鸣器响,读取试样的液体上升高度。(2)白度把试样折叠成8层,在WSB-Ⅱd/o白度计上按白度R457测3次取其平均值。(3)失重率根据退浆前后织物的干重之差与退浆前织物的干重之比,计算其失重率( %)。2 结果与分析2.1 评价指标与优化工艺选择酶的用量、溶液pH值、处理温度和处
理时间4个因素进行4水平正交试验(固定浴比1:50,JFC用量1 g/L),试验结果见表1表1中3个极差R、s、丁的值分别反映了相应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的大小,极差越大,表明该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越大。(1)以毛效为评价指标时, RB>RC > R A> RD,即4因素影响毛效由主到次的顺序依次为处理温度、处理时间、酶的用量和溶液pH值。毛效越大,表明退浆效果越好。因此以毛效为评价指标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为A2B 4G4 D 1。(2)以失重率为评价指标时,极差SB>SA > Sc= SD,4因素影响失重率由主到次的顺序为处理温度、酶的用量、处理时间和溶液pH值。失重率越大,表明退浆效果越佳。所以以失重率为评价指标的优化工艺参数为A2B 4G4 D 1。(3)以白度为评价指标时,极差TB> TA> TC> TD。,即4因素影响白度由主到次的顺序为处理温度、酶的用量、处理时间和溶液pH值。由于是退浆后的织物白度,所以各因素对白度的影响不大,但可作为参考因素。因为退浆过程除了去除织物上的浆料外,也会去除苎麻纤维上部分果胶残留物,为后加工达到最佳煮漂效果奠定了基础。总之,考虑白度为评价指标的优化工艺参数为A1B 4G4D3。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