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转型或者外迁
现状
“真的?!”6月12日,记者采访武汉威廉工贸有限公司总裁黄人华时,用惯常的约数说法,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比率7.64:1说成了7.6:1,立刻把他惊出一身冷汗。“真的不能再升了,现在已经到临界点了。”他说。
此前,黄人华刚送走一位以色列的客人,这笔20万美金的生意,黄人华完全抱着保本的心态,同时凭借与外商多年的交情,才接到手。“转行哪有那么容易,做什么去呢?”眼下,做了十几年服装出口贸易的他十分苦恼。
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企业无不忧心忡忡。其中,由于附加值、利润均较低,纺织服装企业首当其冲。
纺织服装业是整个出口体系中利润相当薄弱的品类之一,其出口利润率不过10%左右,部分小企业已压缩到3%~5%。中国第一纺织网曾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利润率将下降10%~60%。
据了解,当人民币升值、配额问题出现时,相关企业往往会把大部分的费用转嫁给外商,但武汉企业出口量远小于沿海企业,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底气不足。
“不少外贸业务单转移到了东南亚。”武汉某大型纺织集团的外贸部人员透露,人民币升值以来,公司因此流失了不少订单。
武汉服装出口量最大的爱帝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外贸业务的确越来越难。为此,爱帝今年开始发力国内市场,计划在外地大量开设分店。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悄然启动产品升级换代,希望通过提高利润率来应对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