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暗放针 将需放的织针推入编织区域,然后将衣片边缘织针的一组线圈,整列地横移,使被放的织针挂上旧线圈的放针方法叫暗放针,其放针操作如图1-11所示。暗放针后会在空针处产生小小的孔眼,可将空针所对应的前一横列线圈的圈弧,套于空针上来消除孔眼。
暗放针方法由于操作较复杂,效率低,其在工艺上的运用尚不普遍,一般只在高档服装上采用。
(六)收针
减针是利用减少工作针数来完成变窄衣片门幅的过程,其分为收针和拷针两种。收针的实质是移圈,其是将衣片横向相联的边缘针圈,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并合移圈,再将并合移圈后的空针退出编织区域,使衣片的横向编织针数逐渐减少,以达到减幅的目的。收针又分明收针和暗收针两种。
1、 明收针 将需要收的织针上的线圈直接移于相邻近的织针上,使其成为重叠线圈的收针过程,称为明收针。如图1-12所示。
2、 暗收针 将需要收针的织针上的线圈连同边部其他织针上的线圈一起平移,使收针后衣片最边缘织针上不呈现重叠线圈的收针方式,称为暗收针。
暗收针的收针操作也是借助收针柄来完成的,其收针现在过程与明收针相似。暗收针的收针情况常用“n1×n2”来表示,其中n1代表套针枚数,n2代表收掉的织针数,即重叠的线圈数。如图1-13所示。
暗收针能使衣片边部平整、美观,留有收针辫子,但是其操作比明收针复杂,因此,只在中、高档羊毛衫产品中运用。
(七)拷针
根据工艺要求使需减针的织针上的旧线圈脱落,不进行线圈的转移,并将这些织针揿下,退出织针位置,使衣片由宽变窄的操作称为拷针。手工拷针借助拷针括板将织针踵推起使织针退圈,然后再将织针揿下使织针上的旧线圈脱落,织针退到不工作位置来实现拷针的。
拷针的编织工艺,一般在细针横机上采用较广泛,其下机衣片大部分需要经过裁剪后成衣。拷针比收针操作方便,产量高,同样能达到减幅的目的。但缺点是原料消耗较收针为大。
(八)落片
落片又称塌片,其实质为脱套来落取衣片。落片时需先卸掉重锤和挂变重锤,左手握住衣片,给衣片以适当的牵拉力,右手推动机头,进行一次无垫纱的编织,使织针上的线圈全部从针钩上脱落下来,左手握住落下的衣片,这就完成了落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