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在微博上与基民互动有很多种方式。前不久,上投摩根在腾讯微博上开展微博互动送Q币活动,以吸引“粉丝”,而公司高管与基民的互动问答更是广受关注。
2月24日,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在新浪微博上进行微访谈,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短短一个小时,就有155条提问,除去媒体的问题,多数提问都来自基民。
有人提问,在目前市场大环境下,基民们该如何投资基金,如何选择基金?高良玉答道:“首先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选择不同类别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要关注基金公司的实力,基金长期运作的业绩与稳定性,用长期储蓄的心态来分享基金的投资收益。”
由此可见,基金通过微博的方式,可以直接低成本拉近与投资者的距离,增加与投资者的互动。
基金微博已纳入监管
或许是监管层也意识到了微博的影响力,于是,基金公司微博在不久前也被纳入了监管。按监管要求,基金公司对公司及员工实名微博设立内部报备制度,发博文须经公司审核,事后实施抽样检查。这就结束了基金公司在微博上想干啥就干啥的日子,如今,微博也得悠着点发。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基金公司微博,更需要悠着点儿。目前,微博的监管不完善,微博上各种消息泛滥,真实性有待考证,山寨版微博更是开始层出不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新浪微博上输入马云(专栏),立刻就会出现355个不同的博主。在基金行业,类似“王亚伟微博”、“X公司投资总监微博”的假冒微博就有几十个。此时,便需要仔细甄别,不要上了“山寨微博”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