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棉织物活性染料低盐染色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5日

工艺流程

 (2)低盐染色工艺处方

活性染料/% (omf)     2

元明粉/(g/L)    10

浴比         50∶1

工艺流程

1.3 测试方法

1.3.1 上染百分率E

通过测定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按式(1)计算:

式中:m、n———染色前后染液稀释倍数;

A0、A1———染色前后染液稀释m、n倍后的吸光度。

1.3.2 固着率F

采用Color-Eye3100型测色配色仪测定皂煮前后染色织物的K/S值,按式(2)计算固着率F。

1.3.3 总固着率T

T=E×F/100%   (3)

1.3.4 K/S值及L、a、b值

先将染色棉织物折叠成8层,将Color-Eye3100型测色配色仪光源调节为SAV,并加上小孔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K/S值及L、a、b值。

1.3.5 染色牢度

耐水洗色牢度 按GB/T3921.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测定。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改性工艺的优化

2.1.1 改性剂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改变改性剂用量,按1.2.1节进行改性,改性后织物进行常规工艺染色。研究改性剂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改性剂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由表1知,未改性棉织物总固色率仅为72.7%;随着改性剂用量增加,上染率、固色率、总固色率均呈上升趋势。当改性剂用量为10g/L时,上染率达到94.3%,固色率达到91.2%,总固色率达到86.0%;之后再增加改性剂用量,上染率几乎维持不变,固色率和总固色率甚至有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改性剂用量为10g/L时,其与棉纤维的结合达到饱和点,棉纤维表面几乎完全改性,此时上染率达到最高点,固色率和总固色率也达到最佳。此外,L、a、b值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改性剂用量对棉纤维染色色光影响不大。所以改性剂用量以10g/L为宜。

2.1.2 改性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改变改性温度,研究改性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 改性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上染率、固色率、总固色率都随改性温度升高而增加,当改性温度为80℃时,上染率达到93.4%,固色率达到93.0%,总固色率达到86.9%,之后基本维持不变。这是因为温度上升可以促进改性剂与棉纤维间的结合。L、a、b值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改性温度对棉织物染色色光影响不大。所以改性温度以80℃为宜。

2.1.3 改性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改变改性时间,研究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表3)。

表3 改性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