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5和表1可知,六偏磷酸钠用量为0.6%时,纳米TiO2吸收峰基本符合锐钛矿型,不含金红石型;提高六偏磷酸钠用量,产物晶型变成了无定形.
2.1.2分散稳定性
文献[9—11]介绍,PEG和六偏磷酸钠能提高纳米TiO2的分散稳定性.由表2可看出,在纳米TiO2乳液中加入分散剂能明显改善其分散稳定性,其中六偏磷酸钠效果最好,几乎没有分层现象.
2.1.3光催化性能
不同分散剂制备的TiO2乳液光催化活性见表3
由表3可知,加入0.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得的纳米TiO2,4h对甲基橙降解率达到了80.3%,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最好,可能原因是加入0.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的TiO2晶粒尺寸比未加分散剂小.大多数加24印染助剂28卷入分散剂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还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原因是分散剂在纳米TiO2表面形成一定的包覆层,降低了纳米TiO2与甲基橙的接触概率,从而降低了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因此,分散剂用量选择0.6%.
2.2纳米TiO2处理棉织物的性能
2.2.1光催化降解甲醛
利用TVOC在线检测舱可以连续测试织物降解VOC的能力.当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加入舱内,随着有机物的挥发扩散,TVOC迅速上升,5~10rain后达到最大值(如图6所示).未处理织物几分钟后趋于平稳状态,曲线有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甲醛吸附到织物上,可
以理解为不是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导致的结果.但是经纳米TiO2处理后的织物,曲线下降很快,原因是纳米TiO2的光催化作用,对甲醛进行降解,使甲醛用量降低,50min后逐渐趋于平衡.60rain后经纳米TiO2处理的织物对甲醛的降解率达到88.1%.
2.2.2抗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