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低温染色
如图2所示。加入低温促染剂,在媒染前8O cc保温,助剂一纤维一染料之间发生高速渗透溶胀,高效吸附,能达到沸染上色率,媒染后需升温到98℃保温,以保证好的色牢度。沸染可保证染料与纤维更牢固地结合。
2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结果
染色产品质量检测对比如表2所示。从检测数据分析,单纤维强力以低温染色稍好些,这说明低温染色对纤维的损伤较小,而且各项染色牢度均相差不大,在检测误差范围之内。
2.2染色成本对比
染化料成本:低温染色除使用用量为3%(owf)的低温助剂外,其他染化料的用量都与常规染色相同。现使用低温染色助剂成本为19.66元/kg,染化料成本增加589.8元/t。
染色用电:使用低温染色工艺可节约用电11.2元/t。
染色用汽:根据实际测算,散毛常规(98 cI=)染色用汽为1.5 t/t,低温染色用汽1.2 t/t,可节约用汽0.3 t/t。染色用汽166.67元/t,染色费用可节省50元/t。
综合上述染色成本对比可得出如下结论:
染化料增加的成本一染色节约的费用=528.6元/t。
低温染色工艺比常规染色工艺增加染色成本528.6元/t。
2.3纺纱制成率对比
常规染色制成率为96.02%;低温染色制成率为97.52%。低温染色的纺纱制成率比常规染色提高1.5%,每吨色毛多纺纱15 kg。
2.4低温染色色差变化
以D65光源来评价。黑色、藏蓝、中灰、大红色为例。
黑色样品目测色差差异不大,机器测试结果低温比常温染色偏红光,AE=0.51。藏蓝样品目测差异不大,目测低温样品颜色较为新鲜,机器测试低温比常温缺少红蓝光,低温显得干净,△ =0.42。中灰色样品目测差异较为明显,目测和机器测试均发现低温样品比常温缺少黄光,低温显得干净,△E=1.21。大红色样品目测差异不大,低温比常温染色偏红、蓝光样品显得干净,AE=0.58。
因此得出,低温对色光虽有影响,但差异不大,并色泽显得干净,采用低温染色工艺时,建议染色前进行色光调整。
3 结论
①除媒介染料之外,其他染料染色也可以低温染色,保温温度可降至80~85℃。可达到沸染的上色率及色牢度,但色光会稍偏红光,需调整后再染色。
②低温染色不仅适用于拉细羊毛染色,也可用于高支羊毛羊绒等高档面料的染色,以提高纺纱制成率,其他低档原料(如炭化毛、短毛粗毛等纤维)是否使用低温染色需根据染色成本和纺纱效益之间的得失情况而定。
③拉细羊毛在羊毛拉细工艺过程中,纤维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若再经长时间沸染,会对羊毛造成再次损伤,因此采用低温染色可使羊毛尽量减少长时间沸染对纤维造成的损伤,拉细羊毛在经过批量低温染色后,发现不仅手感蓬松,柔软,且光泽好,可纺性有了很大改善,尤其黑色产品纺纱不再沾皮辊,且制成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