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健康的日益重 视,纺织品染色中所使用的合成染料对人类健康和 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受到关注,采用 无污染的绿色天然染料对纺织品进行染色成了众多 学者的研究方向J。目前,能染得绿色的天然染料 较少,而叶绿素铜钠盐是一种食品级的绿颜色色素, 是天然叶绿素衍生物,可将提取的叶绿素经过皂化、铜化等反应,并经过精制而成,是一种具有很高稳定 性的金属卟啉,呈墨绿色粉末,略带金属光泽 。 作者已研究了采用叶绿素铜钠盐染绿色毛织物 的方法],本文是对染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采 用叶绿素铜钠盐不同的染色工艺,对羊毛织物进行 染色实验,测定染液在染前、染后的吸光度,计算出 上染百分率及织物上叶绿素铜钠盐的量,研究叶绿 素铜钠盐吸附羊毛织物的动力学。
1 实验
1.1材料与仪器 材料:纯羊毛机织物,209洗涤剂,叶绿素铜 钠盐。 仪器:Rapid常温振荡式小样染色机,电子天 平,烧杯,CARY 100型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Color Eye~XTH颜色特征仪。
1.2 实验过程 采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2 g(精确至0.000 1 g) 羊毛织物若干份,清水清洗。采用直接染色方法进 行染色。 直接染工艺:染料质量浓度0.6 g/L,浴比1:50, 染色时间:0~180 min,pH值7,染色温度:70、80、 90、100 oC[ 。
把配置好的叶绿素铜钠盐染液共3×12份,放 在水浴锅里分别加热到70、80、90℃,把织物投入染 液中并开始计时,然后依次在不同时间从水浴锅中 取出羊毛织物,测其颜色特征值;同时,测定染色残 液在最大波长处A…=405 nm处染前、染后的吸光 度,计算出上染百分率 。在测试染色温度为 100℃时的动力学曲线时,由于染液中的水分在染 色过程中要蒸发,造成染液中染料浓度增加,从而影 响上染率的正确计算。因此,本文将染液共分成 24份,并置于三角烧瓶中。其中12份作为原液,不 上染织物,仅与另外12份染液同时置于小样染色机 中,并加热相同时间;同时,瓶口上均缠绕聚乙烯保 鲜膜,以尽量减少水分蒸发。这样,染色后残夜吸光 度与原液吸光度相比所发生的减小变化仅是由于部 分染料上染羊毛织物引起的。 通过测定染液在染色前的吸光度以及不同染色 时间残液的吸光度,依据朗伯一比尔定律,采用 式(1)可计算出不同时刻的上染百分率,再根据 式(2)计算出不同时刻每克织物上的染料量 Q (mg/g),根据式(3)计算出不同时刻的扩散系数以上3公式中:C。为染液初始吸光度,即T=0 时染液吸光度;C 为 时刻染液吸光度;Q 为染色 平衡时1 g织物上的染料量;T为时间;R为羊毛纤 维平均半径9.687 um;Q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液 初始浓度×染液体积/织物质量;平衡上染百分 率为染色达到平衡时的上染百分率,本文取T= 180 min时的上染百分率。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