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前处理对甲壳素/棉混纺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6日

染色处方,(g/L)
 

活性红B一3BF/%(o.W.f)    1
 

纯碱                                                10
 

氯化钠                                           40
 

浴比                                              1:50
 

染色工艺曲线


2.3表征
 

2.3.1上染百分率
 

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计算上染百分率。
 

2.3.2色差AE
 

采用瑞士Datacolor电脑测色仪,测定相同染色条件下染色的甲壳素和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L*a*、b*值,计算它们之间的色差 △E。色差 △E越小,表明甲壳素与棉纤维同色性越好。
 

2.3.3染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按GB3921.3.1997《纺织品耐洗牢度:试验4》测定,并评定褪色与沾色牢度等级;耐摩擦色牢度按GB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并评定沾色牢度等级。
 

3.1 阳离子处理工艺条件对染色的影响
 

3.1.1 阳离子化试剂浓度对染色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醚化剂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后,按染色工艺采用活性染料对改性棉色,测定改性棉上染百分率及其与甲壳素之间的色差,研究阳离子醚化剂浓度对染色果如表1所示。时,阳离子棉与甲壳素之间的色差△E最小,同色性效果较好。原因在于棉纤维经阳离子化改性后,纤维分子中接上了共价键键合的阳离子正电中心,而活性染料在水溶液中呈阴离子状态存在,与其形成库仑引力,因此纤维对活性染料的吸附增加,上染率提高。综合考虑,选择阳离子化试剂浓度为509/L。

3.1.2氢氧化钠用量
 

改变预处理工作液中的NaOH用量,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后,计算改性棉上染百分率及其与甲壳素之间的色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NaOH用量对染色结果的影响

表2中,随着NaOH浓度增加,改性棉上染百分率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氢氧化钠在改性过程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可使纤维素生成Cell—o.,另一方面它能使改性剂的反应部分闭环,生成能与Cell—O’反应的环氧基。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部分改性剂闭环产物发生水解,失去反应活性,从而丧失了与纤维反应的能力。当NaOH浓度高于159/L时,改性剂催化水解加速,致使其失效。从实验结果中可看出,当氢氧化钠浓度为15e,/L时,甲壳素与阳离子改性棉色差最小。
 

3.1.3阳离子化处理时间
 

对棉织物处理不同时间,测试不同预处理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