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Richcel纤维、PTT纤维和山羊绒混纺纱的开发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6日

3、工艺流程:

由于山羊绒纤维含油脂率高、静电大、卷曲少、磨擦系数小,纤维光滑,抱合力差,在纺纱加工时易产生粘、烂、松等现象,使纺纱困难,因此采用PTT纤维和山羊绒纤维按比例混合在清梳工序成卷成条,在并条工序与Richcel纤维混合的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1) Richcel纤维制条:

A002A-A006B-A036C-A092A-A076C-A186F

(2) PTT山羊绒纤维制条:

A002A-A006B-A036C-A092A-A076C-A186F

(3) 混合与纺纱:

A272F(三道)-A454G-A513W-1332M-成包

4、各工序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

4.1开清棉工序

4.1.1由于Richcel纤维中存在少量的束丝和硬并丝,约占2~3%,在原料进厂后进行逐包检验和人工挑拣,在开清棉工序采用“勤抓少抓、多松少打、多收适落、多混合少翻滚、贯彻轻定量、低速度、大隔距、防粘连”的工艺原则,适当放大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降低梳针打手速度至420r/min,以减少纤维损伤和产生短绒,采用防粘罗拉,加大紧压罗拉的压力以防止粘卷。棉卷定量330g/m,棉卷长度30.6m,棉卷罗拉转速为11r/min,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

4.1.2因PTT纤维和山羊绒纤维外观质量都较好,无明显杂质和疵点,故在开清棉工序采用“多松少落,减少打击,减少落绒”的工艺原则,各单机打开箱门进行适量补风,以减少落绒,降低A036C开棉机梳针打手速度为380r/mm,缩小尘棒间隔距,增大打手与尘棒间隔距,并相应提高风扇速度。减轻棉卷定量为320g/m,以减轻后工序的牵伸负担。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4.2梳棉工序

4.2.1 Richcel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加工后,棉卷中还存在0.5~1%的束丝,在梳棉工序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快转移、小加压、合理速比”的工艺原则。适当提高锡林、刺辊和道夫间的速度比,锡林速度为330r/min,刺辊速度为850r/min,道夫速度为18r/min,以减少因纤维转移不良而造成的棉结;放大锡林与盖板间的隔距为0.25mm、0.23mm、0.2mm、0.2mm、0.23mm,以减少纤维损伤,减少锡林和道夫间隔距,上下轧辊与小压辊之间的加压尽量减小,棉网张力牵伸偏小掌握为1.305倍,采用低刀大角度工艺,除尘刀低于机框4mm,安装角度为90°,以增加束并丝的排除量。

4.2.2因PTT纤维和山羊绒纤维的回弹性好,纤维比较蓬松,在梳棉工序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大隔距、多梳少落”的工艺原则,降低锡林和刺辊速度,使梳理作用尽量缓和,给棉板抬高4mm,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纤维的损伤;除尘刀采用高出机框3mm,缩小第一落杂区长度,减少落绒。锡林与盖板隔距采用0.36mm、0.33mm、0.30mm、0.30mm、0.36mm,锡林速度为300r/min,刺辊速度为720r/min,道夫速度为17r/min。

4.2.3为确保混合比正确,Richcel纤维梳棉条定量为14.88g/5m,PTT与山羊绒纤维梳棉条定量为14.65g/5m,梳棉条重不匀控制在3%以内,Richcel纤维束丝数控制在3个/g以内,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8%左右。

4.3并条工序

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大隔距、重加压”的工艺原则。采用三道混并以使纤维得以充分混合,混一并采用4根Richcel纤维梳棉条与2根PTT和山羊绒梳棉条一起喂入,混二、混三均采用6根并合;压力适当加重,增加对纤维的控制,使握持力和牵伸力相适应,确保纤维在牵伸中稳定运动,以提高成纱条干水平;适当降低车速,并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可减少纤维缠绕罗拉和胶辊现象,保持各机通道光洁,无毛刺挂花。经过采取以上工艺措施,使未并条乌斯特条干CV%值达到2.8%,重量不匀率控制在0.67%。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表1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4.4粗纱工序

粗纱采用“低速度,适当捻系数,重加压”的工艺原则,在细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能有效地防止因纤维光滑而滑脱造成细节增加;注意控制粗纱伸长率,减少须条意外牵伸,以利于改善细纱条干,采用重加压和较大的后区罗拉隔距与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相匹配,以加强对纤维的控制,降低粗纱机锭速,提高粗纱条干水平和成纱质量,使粗纱条干CV%达到4.1%,重不匀控制在0.78%以内。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粗纱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表2:粗纱工艺参数

4.5细纱工序

采用“低速度、大捻系数、大后区隔距、小后区牵伸、小钳口隔距、中加压”的工艺原则,以提高成纱质量。较大的细纱后区隔距和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配以较大的粗纱捻系数,使粗纱经细纱后区牵伸后,有余捻进入前牵伸区,使纤维间紧密接触,有利于皮圈对纤维运动的有效控制,因而改善成纱条干,减少毛羽。合理选择钢领、钢丝圈,减少因两者之间的磨擦而引起更多的毛羽,选用72°胶辊。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上,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表3、细纱主要工艺参数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