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浅析半精纺及其毛羽问题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5日

半精纺纱线通常使用二种以上的不同原料进行混纺。如果采用纱线染色或坯布染色,由于不同纤维的同色性不易控制,很难保证染色质量,故一般均采用散纤维染色,即将不同性能纤维分别染色、冲洗,烘干后再和毛。为保证和毛均匀,染色后的处理过程十分重要,要洗尽表面浮色和染色的助剂,烘干后使纤维保持蓬松不粘并。

2.3纺纱工艺特点

2.3.1和毛工艺

和毛时要加入适量的油水和抗静电剂,使纤维表面平滑减少梳理时的摩擦损伤,油水的加量要根据纤维的不同而做相应调整。为了使各种不同比例的原料能够混合均匀,和毛一般需二遍甚至更多。和好的原料要在毛仓内储存24 h,让和毛油水和抗静电剂充分渗透吸收,达到均衡的所需回潮率,为下道梳理成条创造条件。

2.3.2梳理工艺

经过和毛的原料储存一定时间后就可上梳棉(毛)机梳理成条,这道工序是半精纺纺纱的关键工序,其出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由于半精纺加工的纤维主要为短纤维,而且像绒毛纤维细度比较细,为了提高纤维的分离度和满足纤维损伤少的要求,要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加长给棉板有效梳理长度,同时要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加快盖板速度,加大锡林与刺辊速度等工艺措施。此外,要增大针布角度,以利纤维转移,减少棉结产生。

2.3.3并粗工艺

半精纺采用棉纺并粗设备时要采取轻定量,小并合,低速度的工艺原则。采用三并工艺有利于颜色的混合均匀,每道并条采用6根条子并合以减少牵
伸倍数,有利于条干均匀。同时为减少毛、丝纤维缠绕皮辊罗拉,要适当降低并粗机速度,增加皮辊硬度,表面采取涂料处理,提高光洁度,增强抗绕性。粗纱工艺除了控制好纺纱张力外,对不同的原料性能粗纱捻度也应有所不同,如羊毛、羊绒,兔毛比例高时要适当加大捻度,绢丝、化纤比例高时则捻度可适当减少,一般控制在30~45个/m范围内。这样一方面使粗纱有足够强力,另一方面使纤维能在细纱机上得到充分牵伸 ]。

2.3.4细纱工艺

“半精纺”纺纱所用原料纤维长度决定了采用
棉纺细纱机最适宜,但“半精纺”纱线捻度不能照
搬棉纺工艺,而应根据所用原料及最终产品风格来确定,一般控制在700~l 100捻/m范围内。同时因为使用原料长度差异过大,牵伸困难,细纱易出硬头,故要适当放大后区隔距,并使用中长型的上下销,加强中区牵伸对纤维运动的控制,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疵产生。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