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润湿剂的作用在于汽蒸时吸湿,促使分散染料的酯基充分水解,以提高防拔染效果。常用的润湿剂有丙三醇和聚乙二醇等。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碱防拔染的效果,生产商开发了新型助拔剂可供选择,如zetexPN—AD(巴斯夫公司)是乙氧基与多元醇的混合物,用于涤纶碱性防拔染印花,能改善白度和色防拔效果,以及花纹轮廓的清晰度。
(4)用于碱防拔染的糊料应为耐碱性能较好的品种,一般为醚化淀粉、醚化植物胶和羧甲基纤维素等。根据印花方法的不同,这些糊料可选择不同比例拼混,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印制效果。
染料制造商常将其产品按可拔性范围分为1—5级,为选择染料提供方便。5级或4—5级范围内的染料适用于拔白;4级染料适合于着色拔染,如着色染料颜色较深时,甚至可用3—4级染料;若可拔性仅为l级的染料,实际上是不可拔的,因此在色拔工艺中可用作着色染料。但是,这些都应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试验,建立拔染印花工艺适用染料的资料。
4 防染印花
在织物染色前预先印上能够防止染料上染的化学品(防染剂)的印花色浆,然后进行染色,印花之处染料不能上染,若仍为白色称为防白印花;若在防白的同时,印花浆中含有与防染剂不发生作用的染料而得到另一种颜色,即为色防印花。以前应用比较多的凡拉明地色防染印花和精元(苯胺黑)地色防染印花,由于环保问题,已很少使用,特别是防印印花的应用,替代了防染印花。
防染印花也能得到地色丰满的印制效果,但花纹一般不及拔染印花细致,如控制不当,花纹轮廓也会不光洁。
近年来,在纺织品印花工艺方法上没有多大的变化,而针对印花工艺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的探索和研发始终不断,尤其是染料的选择,而糊料的应用是印花工艺的灵魂。围绕印花工艺所展开的提高染化料性能和开发新型印花糊料,以及日益重要的环保要求,应该是印花工作者高度重视的内容。
印花工艺总体向着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过程控制容易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