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易拔分散染料染地色一印花(拔白浆或着色拔染浆)一烘干一汽蒸固着(13O℃,3Omin或17O~180℃,7—1Omin)一冷水淋洗一热水洗(或还原清洗)一水洗一烘干
注意事项
(1)易拔分散染料应选择可拔性和色牢度良好的偶氮分散染料,并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
耐拔分散染料必须具备不被拔染剂分解,而且要具有在拔染色浆中稳定性良好、汽蒸时容易发色和色牢度好等性能。
(2)由于氯化亚锡在汽蒸时会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对设备腐蚀性大,目前均采用相对稳定的氯化亚锡与金属氧化物复配的变性锡盐(加工锡)作拔染剂。
(3)在高温常压汽蒸时,由于蒸汽中的水分非常少,加人吸湿剂有助于色浆中的染料发色和地色拔染。常用的吸湿剂有丙三醇和硫代双乙醇等,但应控制用量,否则易产生渗化现象。
(4)使用加工锡在高温常压汽蒸过程中难免还有氯化氢气体产生,致使被拔部分涤纶泛黄和“锡烧”,可加入尿素和醋酸钠等,以吸收分解过程释出的游离酸。
(5)拔染色浆用糊料必须与拔染剂有良好的相容性,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抱水性,以确保花纹轮廓清晰和优良的拔染效果。适于用作还原剂拔染印花色浆的糊料有醚化植物胶和醚化淀粉等。
3.2.2碱剂半拔染(防拔染)印花
分散染料扩散到涤纶纤维内部就不可能用碱剂来拔染,但有可能应用半拔染(防拔染)方法。涤纶织物用轧辊浸轧可拔分散染料,或辊印可拔分散染料,低温烘干,使染料保持在织物的表面。
织物印上拔白浆,在烘干及后处理工序中使染料发生破坏。最安全的方法是低温(102℃)汽蒸处理,使印花部分的地色破坏,而其它部分的地色染料不发生固着;再经高温处理,使地色和着色染料固着。
可拔分散染料包括含酯基的能被碱水解的分散染料。这类染料不需要还原剂,无氯化亚锡对设备腐蚀和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等问题,且拔染的重现性较好。但目前碱可拔分散染料品种还不能满足所有色谱的拔染印花要求,因此还需用还原剂拔染工艺。
防拔染印花浆配制:
①防拔染印花浆处方/(g/kg
工艺流程
①印地色色浆(或地色浸轧)一烘干一印花(拔白、色拔浆)一高温常压汽蒸(17O~18Oc,7~8min)一冷水洗一热水洗(或还原清洗)一热水洗一烘干
②印花(拔白、色拔浆)一烘干一罩印地色色浆一高温常压汽蒸(170~180℃,7—8min)一冷水洗一热水洗(或还原清洗)一热水洗一烘干
注意事项
(1)适用于碱剂防拔染法的地色分散染料分子结构上应含有l~3个酯基,在高温下酯基被水解成为可溶性物质,由于这些染料对碱的敏感程度不一,因此必须搞清楚碱剂和碱剂用量与染色深度的匹配性,以期达到最佳的防拔染效果。
作为着色防拔染的分散染料,其应具有优良的耐碱剂稳定性,不会因碱剂的存在而发生色泽变浅和色相变化。
(2)碱剂防拔染印花法可用的碱剂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氢氧化钠等。碳酸氢钠的碱性较弱,防拔白的白度较差;碳酸钾和氢氧化钠防拔白的白度好,但吸湿性较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渗化,造成花纹轮廓不清。因此,目前采用碳酸钠作为防拔染印花的碱剂,其防拔白效果和花纹轮廓清晰度均较好。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