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亚硫酸钠的用量应以防尽乙烯砜型活性染料为度,亚硫酸钠用量少,易造成防印不良;用量多,则易产生边缘渗化。
(2)亚硫酸钠也会与三嗪环上的氯原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且具有一定还原能力,因而也会影响到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的固色。根据染料结构和亚硫酸钠用量不同,给色量会下降10%一30%,生产中应相应提高染料的浓度。一般而言,偶氮类活性染料受影响较蒽醌类活性染料大。
(3)K型活性染料防印KN型活性染料的防印效果,一次同印比先印K型活性染料烘干后再全辊罩印KN型活性染料的为好。
以前常用的涂料防印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不溶性偶氮染料防印活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硫脲法防印无氨酞菁等工艺,由于环保问题,已很少使用。
2.4渺棉织物的防印印花
利用含双酯结构的分散染料在热碱介质中会分解,而膦酸基活性染料需在弱酸性条件下固色的原理,采用K型活性染料和筛选的耐碱分散染料,进行涤棉织物的防印印花。该工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目前主要采用涂料防印分彰活性工艺,防染剂为雕白粉锌盐。
虽然,防印印花采用的是直接印花的方式,但其结果也要在后处理结束时才显示出来,因此在生产中要求勤打样,当压力、车速或半制品有变化时,都要求打样检查防印效果。
3 拔染印花
拔染印花也称雕印,是在已染色的织物上,利用化学方法破坏织物上的染料发色团而得到图案效果的印花方法,它有拔白印花和着色拔染印花两种。用以破坏地色染料而使之消色的化学药品称为拔染剂。常用的拔染剂是还原剂。
拔染印花有多种工艺方案,常用的有两种:
(1)全拔染法先染地色,固色后印制拔染色浆;汽蒸时,对地色染料进行拔染。
(2)半拔染法先浸轧染料(不固色),再印制拔染色浆,然后汽蒸,固色和拔染同时进行。拔染印花工艺虽然繁琐冗长,印疵相对不易检出,且成本较高,但印花产品地色丰满,花纹细致精密,轮廓清晰,其印制效果非直接印花和防印印花所能及。因此,常作为高档织物的印花工艺。
拔染工艺适应的花型有:
(1)大面积深地色的印花,尤其是紧密织物的深满地色。若采用直接印花工艺,即使花型尚可,但地色的深度、均匀性和渗透性也难以达到拔染的效果。
(2)在各种深浅地色上可以重复印制复杂多色的精细花纹图案,而且花纹轮廓清晰。
(3)精致的白花,若用直接满地留白的印花方法,则花型轮廓不光滑,花样失真;若用防印印花,精致度不理想;采用罩印白涂料,花样也会失真。
3.1 常用的纤维素纤维拔染印花工艺
过去常用的纤维素纤维地色染料有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染料,由于环保问题现已很少采用,而活性染料地色拔染工艺则日益被重视,得到较多的应用。
3.1.1 还原染料拔染活性染料地色印花
活性染料地色的着色拔染用染料,传统以还原染料为主。这是由于还原染料直接印花所用的碱剂和还原剂,适合用作地色染料的拔染体系,使在地色拔染的同时,完成还原染料花色的局部染色,达到着色拔染的目的。
还原染料拔染活性染料地色印花工艺的关键,是慎重选择可拔染的活性染料,即要求地色活性染料在碱剂和还原剂的作用下,染料能被破坏,产物应为无色,才能达到拔白和拔染的效果。适用于可拔地色的活性染料大多具有能被还原剂作用断裂的偶氮基团,但各个染料可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论,均三嗪环活性基团接在染料的重氮部分上能够被拔白;若均三嗪环活性基团接在染料的偶合组分上,这种染料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不能被拔白,仍留有颜色。因此,即使母体为偶氮结构的活性染料,可作为拔染印花地色用的染料很少,仅嫩黄色系列染料可拔白,例如活性嫩黄X-6G、K-.6G、M-7G。相对而言,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碱性拔白性能比均三嗪环活性染料好。这是因为乙烯砜活性染料与纤维结合后的化学键是醚键,对碱敏感,在强碱、还原剂的作用下,醚键断裂。从实际生产情况来看,乙烯砜型活性染料拔染效果比一氯均三嗪为好。
如果采用半拔染工艺(也称为防拔染印花工艺),拔白效果会比全拔染效果好,适用的染料品种也较广,无论乙烯砜型活性染料,还是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均有很好的拔染效果。但该工艺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控制:(1)浸轧活性染料后的烘干温度不能超过80℃,尽可能采用热风烘燥;(2)轧染后应立即印花,以防止未固着的活性染料受酸气影响而“失风”变色。
还原染料拔染浆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