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分影还原同浆印花工艺
目前,该工艺主要应用于军用防红外线迷彩服的印制。许多国家将防红外迷彩技术用于军队装备,不同国家、不同兵种、不同环境,其对防红外线参数要求各不相同。防红外线迷彩服一般要求白天可以靠颜色达到伪装效果,而夜晚要求其对红外线的反射率接近红外线对环境的反射值,以达到伪装的效果。过去也曾采用全涂料印花工艺或分彩活性同浆印花工艺,但产品在透气性、色牢度性能,以及夜间防红外线性能等方面均不能满足要求。
该工艺中,还原剂和强碱剂对分散染料有影响,因此不宜采用一相法印花固色法,而应采用两相法印花固色法,即先汽蒸或焙烘,使分散染料固着,然后浸轧氢氧化钠褓险粉还原液快速汽蒸,使还原染料在棉纤维上固着。织物经还原液处理,还能将沾污在棉纤维上未固着的分散染料清洗去除,提高色泽鲜艳度。
印花色浆处方/(g/kg)
分散染料x
温水适量
还原染料Y
水适量
醚化植物胶/海藻酸钠500~600
先用少许温水润湿分散染料,然后边搅拌边加温水使其分散。还原染料先用少许冷水润湿,边搅拌边缓慢加水,调成浆状,最后成为染料悬浮体溶液。将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的悬浮体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分别加入到印花糊料中。
碱性还原液处方
保险粉/(g/L) 80—100
氢氧化钠(30%)/(mL/L) 100—140
碳酸钠/(g/L) 40—60
水x
Invadin LDN/(g/L) 3
淀粉糊/(g/L) 100
硫酸钠/(g/L) 50—100
工艺流程印花-烘干-高温常压(170—180℃,8 min)或焙烘(190—200 ℃,1.5—2 min)-浸轧碱性还原液-快速汽蒸(128—130℃,20—30 s)- 冷水溢流冲洗-双氧水氧化(50~60℃)一皂洗-水洗-烘干
注意事项
(1)印花糊料要求遇强碱能迅速凝聚,否则浸轧碱性还原液时,花纹有渗化现象。通常采用海藻酸钠、醚化淀粉和甲基纤维素等或其拼混物。
(2)织物浸轧碱性还原液后,应立即快速汽蒸。离开快速蒸化机后,织物上的还原染料已被还原成隐色体染着棉纤维,必须立即在平洗机上冲淋,而后进入氧化浴中,将隐色体氧化转变成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3)在波长700一l 200 nln下,迷彩服上每种颜色都有对应的红外线反射曲线参数。棕色的红外线反射曲线与沙漠相近,浅棕色与黄土的红外线反射曲线相近,绿色与叶绿色的红外线反射曲线相近等。因此,染料拼色时,应根据染料的色光和红外线反射曲线两项因素选择染料。若达不到红外线反射曲线范围,可加适量的涂料黑,因为碳黑有较好的红外线吸收能力。
2 防印印花工艺
防印印花就是在印花机上利用罩印的方法,达到防染印花的效果。根据花型要求,可分为一次印花(湿法罩印)和二次印花(干法罩印),实际应用以一次印花为多。防印印花工艺是在防染印花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花型面积过大时,防染剂容易落入轧染槽而破坏轧染液,造成防染困难。因此在印花机上以一般色浆罩印在另一种含防染剂的色浆后,达到防止罩印处一般色浆发色的防印印花效果。
防印印花机理与防染印花相同。但防印印花过程短,印花和防染在印花机上一次完成,质量比防染印花稳定,易控制,且工艺灵活,一个花型可设计多种防印工艺,既可机械防印也可化学防印,既可局部防印也可全面防印,这些特点为其它工艺所不及。目前,防印印花工艺已被广泛使用。
防印印花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花型相碰的各色是相反色,且不允许产生第三色。
(2)印制比地色浅的细勾线、包边。
(3)由多种色泽组成,并具有固定轮廓的花型,仅靠对花很难印制出连续光滑的轮廓。
(4)印制深浅倒置的花样,且不希望配置两套筛网(或花筒)。
(5)印制深满地精细小花,印花织物较稀松。防印印花对于精细线条、点子和云纹,很难获得稳定的防印效果,因此印制效果不及拔染印花。常用的防印工艺介绍如下。
2.1 机械和化学半防活性染料印花
采用防染剂(白涂料)或三乙醇胺,以降低活性染料的固色率,从而获得多层次的印制效果,工艺简便。半防色浆处方/(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