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多组分纱线由于集合了多种纱线的优良性能,可赋予织物优良的风格,因此也越来越受到染整工作者的重视。由于混纺纤维的形态和化学性质不同,在前处理及染色时必须兼顾各种纤维的化学性能,并保持混纺纱的特性。
在棉、粘胶和羊绒混纺纱线中,由于羊绒纤维纤细,其平均细度为14~16μm(羊毛为30μm左右),鳞片较羊毛薄,因此对碱和热的反应更敏感。在前处理和染色过程中,棉和粘胶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对纱线进行处理过程中,所选择的条件既要达到后续染色对半制品的要求,又要尽量减小对纤维的损伤。
1 试验材料
1.1 纱线规格、络筒密度与试剂
纱线规格 棉/粘胶/羊绒(75% /15% /10% ),60 Nm/2
络筒密度 0. 343 g/cm3
试剂 排气剂PrimasolNF(BASF公司),净洗剂InvadineDA、氧化稳定剂TinoclariteCOM、软水剂CibacelDS、抗还原剂LyoprintRG(亨斯迈纺织染化),精练剂SandopanUH liquid,NaHCO3,双氧水H2O2(50% ),元明粉,醋酸,皂洗剂Eriopon R Liq
1.2 设备与仪器
LABWIN-3S筒子纱小样染色机(立信染整机械)、PHS-3A型精密pH计(上海伟业)、Datacolor650TM测色仪(Datacolor公司)
2 试验方法
2.1 机器参数的设定
试验选用立信筒子纱小样染色机LABWIN-3S型进行染色,该机具有精密的升降温控制和准确的定量注料控制,可获得较好的匀染性。选择泵速使穿透纱层的流量在30~50 L/min/kg即可,内、外流时间分别设定为5 min和3 min。
2.2 前处理和染色工艺
2. 2. 1 煮练
纤维素纤维的煮练一般以稀碱溶液作为煮练剂,但是羊绒在烧碱溶液中会有较大损伤。因此,煮练时选用NaHCO3代替烧碱, pH值控制在8~9,且温度控制在75℃。若温度过高,会造成羊绒损伤,纱线强力下降。由于条件较温和,煮练时间需稍长,以便达到较好的煮练效果。
精练液配方
排气剂PrimasolNF/(g/L) 2
净洗剂Invadine DA/(g/L) 2
精练剂SandopanUH liquid/(mL/L) 7
NaHCO3(g/L) 4
pH值 8~9
浴比1∶10
温度/℃75
时间/min 90
2. 2. 2 漂白
由于双氧水对羊绒有氧化降解作用,因此,H2O2漂白处理时,要尽可能降低H2O2浓度、温度和pH值。染浅色时,处理时间稍长;染深色,时间应适当缩短。
漂白液配方
精练剂SandopanUH liquid/(mL/L) 5
氧化稳定剂Tinoclarite COM/(g/L) 2
H2O2(50% ) /(g/L) 3
NaHCO3/(g/L) 4
pH值 8~9
浴比 1∶10
温度/℃ 75
时间/min 90
2. 2. 3 染色
混纺纱在多浴法染色时会出现用时过长,染料对多种纤维的沾色问题,且不同纤维的同色性要经过染小样才能确定,给实际生产带来诸多困难。采用一浴法染色将大大减少染色时间,并使得纱线具有良好的同色性。一浴法筒子纱染色时,选用染料要合适,否则会出现同色性差,使纱线产生染花现象。所选染料需满足如下条件:
(1)染料能同时对多种纤维进行上色;
(2)对多种纤维的上染速率尽量一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