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工序
由于仿羊绒纤维长度长、细度细、纤维抱合力好,采用“重定量、大牵伸、低速度、强控制、较大的后区牵伸(1.3倍)”的工艺配置,以加强对牵伸区中纤维的控制,并利于稳定牵伸力与握持力,防止出现“硬头”,粗纱捻系数适当掌握(70左右),减少粗细节和毛羽,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同时,注意胶辊表面状态及车间温湿度的控制,以减少飞花的形成。
细纱工序
为提高成纱质量,对细纱工艺部件进行了优选,选用了硬度较大、弹性较好的胶辊,采取了“减小后区牵伸、小钳口、重加压”的工艺原则,并配置较低的车速,由于仿羊绒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卷曲度好,所以选择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总牵伸在44~47倍之间,捻系数确定在390左右。为减少毛羽的产生,选用PG14254型钢领,钢丝圈配置6903型,并且要求偏重控制。
络筒工序
根据纤维的特性,抗摩擦系数较小,采用自动络筒机纺纱,纺纱张力偏小掌握(6cN),车速偏低控制(600r/min)。为提高后工序生产效率,减少退绕脱卷断头,筒纱卷装偏小控制(1.0kg)。另外,金属槽筒减少了静电现象,又减少了毛羽的产生。
仿羊绒纤维断裂伸长较大、抗摩擦因数较小,因此可纺性能较差。在纺纱过程中,应注意粗纱工序有硬头现象,尽可能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以提高条干均匀度,络筒工序选用较小的张力,速度要慢。在实纺过程中应优选工艺,加强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成纱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