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石榴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艺为:100mL水中加入石榴皮用量5g在90℃下水煮120min。按照此工艺提取石榴色素至500mL容量瓶中,其石榴色素含量为6.1g/L。
3.2石榴皮色素对羊毛的染色性能
3.2.1染料用度对染色的影响
表3染料用量对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染液的浓度增加,染色样品的K/S值不断升高,即样品的颜色能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加深,说明该染料提升性较好。因此染色时可以通过改变提取液浓度,染出不同浓淡的黄色。
3.2.2染液pH值对染色的影响
表4染液pH值对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K/S值在染液pH值为4时最大。继续增大染液pH值,K/S值降低,这是因为羊毛纤维等电点在4.2~4.8左右,当染浴pH值小于4时,羊毛纤维带有正电荷,石榴皮色素的主要成分鞣花酸类物质是一种弱酸,色素中存在着电离弱酸带负电荷,羊毛与染料之间存在静电引力,染色样品得色量较大,但当染液酸性太强,色素结构可能变化,导致K/S降低;当pH值大于羊毛等电点时,羊毛纤维带负电荷,同时染液中色素负离子浓度增加,纤维与染料相互间斥力较大,染料难以上染致使染料上染量降低。因此染液pH值可选用4~4.5条件下进行染色较好。
3.2.3染色温度对染色的影响
表5染色温度对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染色温度的增加,K/S值不断增加,说明染色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染料的上染,这是由于羊毛纤维表面具有鳞片层,温度低时,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状结构比较紧密,染料仅吸附在表面,不易渗透到纤维内部,上染量很少;当温度较高时,羊毛纤维鳞片状结构变得蓬松,纤维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染料易向纤维内部扩散,因此K/S值提高;但温度过高会对羊毛纤维造成损伤,因此,染色温度可选用100℃。
3.2.4中性电解质对染色的影响
表6中性电解质对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不加盐比加盐时的表观色深值大,而且不加盐时的上染百分率也较大,说明中性电解质起缓染作用,对染料的上染不利,因此染液中可不使用中性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