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浆纱疵点原因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1日

三、轻浆起毛

1.上浆偏小

(1)由于调浆浓度偏低或蒸汽冷凝水多,使浆液稀释。

(2)用浆时间过长,浆料不断分解,黏度下降。

(3)浆液面不稳定,主要是浮球等液位控制失灵,溢流板漏浆及浆泵作用不良。

(4)浆液起泡沫。 <

(5)压浆力过大。

(6)开慢车时间长,压浆辊调压作用不正常。

2.表面上浆。浸透不足

(1)浆液温度过低,浸透作用不足。

(2)浸没辊太高,浸浆长度不够。

(3)预压浆辊压力不够,对于一些较难吸浆的经纱品种,应加强预压作用。

(4)浆液分解不够,或者浆液配方中缺乏浸透作用的助剂。

(5)压浆辊使用过久,未进行修磨。

3.回潮偏大。浆膜不坚韧

(1)蒸汽压力忽高忽低。

(2)冷凝水太多,烘筒排水不畅,烘效不足。

(3)车速过高,车速未与测湿仪联合自控。

(4)测湿仪有故障。

(5)烘房气罩排气风机出现故障。

四、张力不匀
1.经轴并合张力不匀

(1)经轴制动带松紧不一致。

(2)制动汽缸皮碗破损、漏气。

(3)压缩空气管或接头漏气。

2.双浆槽纱片张力不一致

(1)双浆槽纱片退绕张力不一致。

(2)双浆槽纱片喂入张力不一致。

(3)两组预烘烘筒温度有差异,烘燥纱线热缩性不一致。

(4)两组预烘烘筒链条张力调节装置气压不一致。

(5)双浆槽压浆力有差异,造成压出回潮率不一致。

3.分绞张力偏小

机后的张力不匀,必然影响到干分绞区开口不一致和松紧不匀。分绞张力偏小,则会增加不匀。分绞张力适当增大,可以减少这种不匀性。

4.卷绕张力和压纱辊压力偏小

从实际运转中可以看到,机后的张力不匀,分绞区的张力不匀,都会带给纱片卷入浆轴中,生产粗厚织物的纱片时尤其明显。通常必须增加卷绕张力和压纱辊压力,来减小相对差异。特别是借紧卷绕、重加压来提高浆轴的平整度,使织造送经时,避免浆轴不平整而造成的松经和经缩。张力和压力偏小主要因为设定值偏小。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