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双甘氨肽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研究(2)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0日

表1 Scatchard模型计算结果

Tab.1TheresultsofcalculationfromScatchardmodel

 

图8Gly-Gly-MIPMs的Scatchard曲线

Fig.8TheScatchardplotofGly-Gly-MIPMs

图9NMIPMs的Scatchard曲线

Fig.9TheScatchardplotofNMIPMs

由图8可知,Gly-Gly-MIPMs的Scatchard曲线存在2段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直线,而NMIPMs的Scatchard曲线(图9)则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说明Gly-Gly-MIPMs对模板分子Gly-Gly存在2类不同的结合位点,第I类属于要由范德华力、氢键等非特异性吸附所产生的低亲和力结合位点,饱和吸附量为0.1080mmol/g,而第II类结合位点的饱和吸附量是I类结合位点的3.94倍,这说明II类结合位点与模板分子的结合较强,数量也相对较多,该位点的强吸附作用则由形状和官能团互补的印迹孔穴所产生,即特异性吸附。同时,对比NMIPMs的Scatchard模型计算结果发现,NMIPMs对模板分子Gly-Gly仅存在1类结合位点,其单位饱和吸附量Qmax

仅为0.0778mmol/g,与Gly-Gly-MIPMs的I类结合位点饱和吸附量相近,但其远小于Gly-Gly-MIPMs的II类结合位点。因此,Gly-Gly-MIPMs不仅存在与NMIPMs类似的非特异性吸附,还存在结合力更强的特异性吸附,对Gly-Gly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

3结论

采用乳液聚合成功在水相中低温合成了单分散性好的纳米级双甘氨肽分子印迹微球。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ly-Gly-MIPMs具有动力学吸附的快速响应性和静态吸附的高度亲和性,印迹因子达

2.19,且通过薄层色谱分离实验进一步证明Gly-Gly-MIPMs具有特异选择吸附性。根据Scatchard模型分析得出Gly-Gly-MIPMs的高结合位点的单位饱和吸附量是NMIPMs的5.50倍,这充分说明所制备的Gly-Gly-MIPMs对Gly-Gly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吸附。

<<上一页[1][2][3][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