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高活性染料深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是提高纺织品质量,克服纺织品出口壁垒的重要途径之一。纺织品湿摩擦牢度差的主要原因是水溶性染料浮色转移和有色纤维微粒子(10~40μm)的机械摩擦转移。染色布的湿摩擦牢度是指用湿态白布按规定条件与染色布试样进行摩擦,根据白布上的沾色程度与标准灰色沾色样卡进行对照评定,即染料分子和有色纤维微粒子通过界面接触向测试白布转移的程度。在相同织物、相同染料、相同前处理及染色工艺条件下,色泽越深,则湿摩擦牢度越差。活性染料分子内的水溶性基团有利于染料溶解和上染,但却是造成染色织物耐湿摩擦牢度差的主要因素。由于湿态白布上水的存在,使活性染料有脱离织物进入水的倾向。因此,对于同一活性染料染色物,其干摩擦牢度可达到4~5级,而湿摩擦牢度达到2~3级也很难。
2 提高湿摩擦牢度的措施
2.1 选择染色后浮色量少的活性染料
浮色是造成深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活性染料的浮色染料,包括已吸附在纤维上而未与纤维反应的染料、部分水解的染料以及已消除硫酸酯的乙烯砜基染料。浮色染料的总量可以用活性染料染色特征值SERF值中的最终上染率E和最终固色率F之差,即E-F值来表示。因此必须选用染色后浮色量少的活性染料,即E-F值低的染料,以便于清除浮色。如果固色率很高,染料上染后与纤维固着,浮色量可以大大减少。例如CibacronC型、F型,ProcionH-EXL等活性染料固色率高于80%,染色后浮色量相对较少,有利于去除浮色。但是最终上染率E与一次上染率S又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活性染料的直接性不能太高。一般固色率F低于70%、E-F值大于15%的活性染料,其浮色很难清除,不适于染深浓色。
2.2 选择提升力高的活性染料
深浓色染色所用染料浓度高,浮色染料量增多。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有一个饱和值,染料浓度一般不宜超过染色饱和值的10%,过量的染料不能上染和固着,会在织物表面堆积,从而影响染品的湿摩擦牢度。染深浓色必须选用提升力高的活性染料。近年来开发的多活性基活性染料,例如Cibacron深红SB的提升力为一般红色活性染料(如C.I.活性红239,195)的3倍;其他的三活性基染料如Cibacron红C2G(C.I.活性红228)有两个乙烯砜基和一个一氯均三嗪基,Cibacron红FN3G(C.I.活性红266)有一氯均三嗪基、一氟均三嗪和乙烯砜基各一个,RemazolRedBS有两个乙烯砜基和一个一氯均三嗪基。它们都具有优异的高吸尽率、高固色率和高提升力,其水解染料易于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