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漂浴温度
分别于60、70、80℃的温度下对棉/毛纱线和羊毛纤维漂白,测试漂后纱线的白度、强力和羊毛的碱溶解度,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随漂白温度的上升,纱线白度依次增大,其强力变化不大,但碱溶解度却依次升高。这说明升高温度,漂白效果提高,但羊毛受损程度随之升高,且损伤比较严重。所以,在能满足后续加工对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漂白温度。综合考虑,漂白温度定为60℃。
2.3 棉与羊毛纤维的同色性比较
本试验采用ANOZOL常规活性染料三原色黄S3R150%、红S3B150%和藏青SGN150%,对按优化的酶精练-氧漂工艺(煮练酶5g/L,pH值7,渗透剂JFC3g/L,55℃精练50min;双氧水20g/L,pH值10,60℃漂白90min)处理的棉、毛散纤维进行同浴染色,染色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采用黄S3R150%和藏青SGN150%染色时,棉毛两组分的K/S值趋于一致,具有相对较好的同色性;而红S3B15%的同色性不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强对染料的筛选,拼色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伍性。
3 结论
(1)棉/毛纱线采用酶精练工艺可获得甚至超过碱精练工艺的效果,酶精练处理后混纺纱线的毛效值超过8.0cm/30min,可满足后续加工要求。
(2)综合漂后纱线白度和纤维损伤,优化的漂白工艺条件为:双氧水质量浓度为20g/L,pH值10,在温度60℃下漂白90min。
(3)按最佳酶精练-氧漂工艺处理的棉、毛散纤维,采用ANOZOL常规棉用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后,部分染料染色后两组分的表观深度一致,达到较好的染色同色性。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