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大捻系数、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由于细纱采用双根粗纱同时喂入,要满足赛络纺工艺的要求,所以粗纱定量应较轻设置,要适当放大隔距,调整好粗纱张力,减小前后排粗纱伸长率差异,控制在2%以内。粗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粗纱干定量3.5 g/10m,罗拉隔距:10 .5mm×25 .5mm×35.5 mm,捻系数78,后区牵伸倍数1.21倍,锭子速度710 r/min。
3.5细纱工序技术措施
珍珠纤维与天丝混纺纱主要用于高档针织服装,因此对毛羽及强力的要求都很高。经过试纺,赛络纺纱工艺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赛络纺是两根定量完全相同的粗纱同时喂入细纱牵伸区,牵伸后的须条在前罗拉输出后再合并、加捻,能有效减小加捻三角区宽度,所以对减少毛羽效果较好,同时成纱强力较高。通过采用单喇叭口的喂入工艺,并将平行纱条的间距由5 mm缩小至4 mm,使得纺纱时的牵伸、加捻效果最好且不易断头。
采用新型纳米陶瓷合金钢领,纳米合金钢丝圈,并且比其它同支数普通环锭纺品种加重1号。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01 r/min,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罗拉中心距:43 mm×63mm,捻系数340。
在实际纺纱过程中,应加强运转操作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巡回防止出现单股现象,另一方面对于换接粗纱,要保证同锭的两个粗纱同时换且是等长的。保全也要检查好各专件,保证吊锭转动灵活,调节好内外层导纱杆位置,保证粗纱顺利退绕,缩短皮辊更换周期,优选钢领、钢丝圈配置。
3.6络筒
络筒工序在电清参数的设置上做了大量优选试验,确定在日本村田NO.21C型自络上进行生产,它配备了先进的瑞士USTER公司的QUANTUM 2型电子清纱器,工艺参数设置为N:200%;S:150%,长度:1.4 cm;L:40%,长度30 cm;T:-40%,长度25 cm,CP+15%,Cm-15%,长度2 m;CCP+25%;CCm-20%,长度1 m;车速1200 r/min。
3.7成纱指标
经过测试,珍珠纤维/天丝50/50 14.7 tex混纺赛络针织纱指标见下表:
表2 成纱指标
4结语
珍珠纤维中的珍珠微粒养颜护肤,功能性较强,天丝纤维绿色环保、柔滑飘逸,两种纤维混和纺纱是高档针织面料的优等材料。纱线运用赛络纺纱技术,毛羽少、强力高、风格独特,布料光泽艳丽、服用性好,符合人们当今“绿色消费”的时尚理念,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