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型纸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在布的表面进行高分子树脂的处理,成为均匀光洁的薄膜覆盖在纸上,以增加布的强度、耐热性、耐溶剂性以及易剥离性。根据表面处理树脂的不同,离型纸可分为三类,它们的使用范围如下所列:
硅系-耐热性在180℃左右,价廉,一般使用次数5次左右。
聚丙烯系-耐热性在130-150℃,价较硅纸高,广泛使用,使用次数5-10次。
特殊树脂-耐热性在170-190℃,磁漆型纸,光泽度在90%以上。
离型纸的表面光泽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规亮度。表示离型纸的表面光泽度,大致有以下几种;
高光泽(Super gloss);
光泽(gloss);
半光(Semi-gloss);
消光(Matt);
半消光(Semi-Matt)等。
目前离型纸的生产厂有;
美国沃伦公司(Warren);
意大利平达(Binde);
美国文泰(Wiggins Teape);
日本旭辊(Ashal Rol1);
日本创研化工(Sohken Kako)等。
五、基布
转移涂层能适用所有原材料的加工。
涂层基布主要以机织布及编织布二大类产品,每类产品都包括起毛及不起毛布。采用起毛布是为了提高粘结强度,以及赋予丰满的手感。在要求伸缩性较高的衣料中,采用编织布更能发挥其特性。
Haddad和Black二人[3],曾对机织物的结构特性与涂层粘附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一种结构均称的织物如2×2斜纹,织物正反二面的剥离强度是相同的,而对于1/3斜纹织物,纬纱突出的一面剥离强度耍高一些。这是由于纬纱没有经过上浆。因此,对于斜纹和缎纹结构的织物,一般是在纬纱突出的一面进行涂层加工。采用短纤纬纱,剥离强度最高;包芯纬纱次之,复丝纬纱低些。这些试验结果对我们进行涂层织物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六、结束语
本文对聚氨酯转移涂层加工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概述。随着涂层生产的不断发展,转移涂层的加工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当前国内开发转移涂层产品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原材料的国产化问题。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