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涂层加工工艺
转移涂层的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是研究和开发合成革生产的关键问题。根据产品的用途决定其物理性能、手感、色调、外观特征以及要求达到的功能性等等,来选用合适的聚氨酯树脂、纺织基材以及离型纸规格。在涂层工艺上,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即树脂涂敷量、层压条件以及树脂固化采用的方式…等等。
1、树脂涂敷量
涂敷量是皮层及粘合层的总和,一般情况下,鞋用革的涂敷量为7-100克/米2(干重),服装用革为60-90克/米2(干重)。皮层涂敷量一般占总涂敷量(干重)的1/3~1/2量。增加粘合层涂敷量一般能得到较高的剥离强度,但过多的粘合层涂敷量,往往影响合成革的透气量及透湿量。在干式合成革的生产中,近年来各国正在开发透湿性的涂层剂[2]。英国锡菜研究所研制,由Baxende公司生产的Witcoflex 97l是一种微孔的涂层剂,能防水透湿。
2、层压
层压工序是合成革生产中的关键部份,掌握好层压条件,对产品的质量风格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不适当的层压条件,造成产品剥离强度的下降、或转移后花纹的不清晰,以及表面起绉现象……等等。以起毛布的层压为例,当粘合剂浸渍起毛部的2/3情况下[图4(C)]合成革表面平正状态好,见图4所示;
A手感柔软,绉纹明显;B手感硬,绉纹少;
C表面平整状态好,手感也好(浸渍起毛部分的2/3)
图4
合成革的层压条件,一般掌握的层压间距为50-70%,压力为3-4公斤/厘米2。
3、树脂固化方式
双组分聚氨酯树脂的固化采用熟化方式,在合成革生产中,粘着层采用双组分的聚氨酯树脂时,用70-120℃烘燥1.5-3分钟后,双组分树脂未能完成它的交链反应,此时,树脂仍有几分流动性,在这种状态下,从离型纸上分离下来,将会发生绉缩流纹现象,会损害产品的价值,因此在干燥后,将其成卷,在50-60℃的温度下放置2-5天,至少也要放置24小时,使双组分的聚氨酯树脂完成交链反应,这一过程称熟化。目前,在欧洲、日本等聚氨酯的生产厂,制造了高反应性的交链剂,省却了熟化工序,层压烘干后即可剥离,可提高工艺的合理性以及加速离型纸的周转,但转移后的花纹不及经熟化工序的清晰。四、离型纸
转移涂层用作转移的介质,除了离型纸外,还可用不锈钢带或硅橡胶带。由于后二者价格较高,且使用时间长,变形无法消除,因此已很少被使用,一般大量地采用离型纸,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形象地表现出预先在离型纸上所印的花纹,如牛皮纹、羊皮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