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的涂层加工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商分子材料的合成为织物涂层加工提供了可能。涂层织物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发展最迅猛的纺织新产品。以聚氨酯涂层织物为例,1978年世界销售量为2亿平方米,到1984年增加至3.6亿平方米。其中;欧洲占40%,日本、南朝鲜各占12%左右。我国台湾省占26%,又以转移涂层生产而言,欧洲又是最早发展的地区。自五十年代起,西德Bayer公司,英国l.C.I公司先后对转移涂层进行了研究。六十年代日本也开始制造,到1970年开始扩大发展,远东地区的南朝鲜,我国台湾省发展较快,尤以我国台湾省较为突出,从上面的数字看,几乎是欧洲产量的2/3。而我国大陆涂层生产起步较晚。轻移涂层的生产多数在轻工系统,产品主要为聚氯乙烯合成革。
涂层加工的方式有直接法及转移法。以皮膜形成的方式又可分为干法及湿法(又称凝固法)。适用于转移涂层加工的树脂有聚氯乙烯树脂(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Polyurethane)简称PU树脂。本文将从聚氨酯转移涂层的加工设备、树脂特性以及加工技术等有关主要方面进行叙述。二、加工设备及涂层方法
转移涂层的加工设备主要是由刮涂装置及层压装置两部分组成。其工艺流程如图1;
(一)刮涂装置
转移涂层的刮涂装置根据涂敷的方法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1、辊衬刮刀涂敷器(Knife Over Roll Coater);
2、逆转辊筒涂敷器(Reverse Roll Coater);
3、凹版辊筒涂敷器(Gravure Roll Coater)等。
图l转移涂层的加工工序
涂敷器结构图如下,
图2涂敷器结构图
凹版辊筒在以少量涂敷液要求达到均匀的涂敷时使用,因此用作合成革的表面处理时较合适。逆转辊筒式涂敷的厚度调节范围广,可进行1-1000μ厚度的涂覆。辊衬刮刀式是在直径300-400毫米的辊上部,垂直设置刮刀。作为涂敷的基材除使用布以外,还使用纸、塑料、无纺布等。广泛用于合成革的制造上。可涂敷粘度较大的涂层液,涂敷量通过调节上下移动刀刃与辊之间的间隙来调整,易于控制,稳定性也好,也可更换刮刀型号来得到不同程度的涂敷量。因此辊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