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筒子纱染色工艺需分别进行前处理、染色和染色后处理,三个阶段相对独立,整个流程耗时长,水、电、蒸汽消耗大。为此应用新型前处理助剂,如低温练染通BHA,染色促进剂色地优FS和低温皂洗剂 SPF等,在60℃下对筒子纱实施前处理和深色[染色深度为3%(owf以上]染色一浴法工艺,并在6O℃皂洗。该工艺缩短了染色过程,可显著节约水、电、汽和时间。
1 生产工艺
1.1 材料和设备
纱线14.6 tex精梳棉
染化料低温练染通BHA,染色促进剂色地优FS (上海市防雅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元明粉(山西南风化工);纯碱(山东海化);去碱剂,低温皂洗剂SPF,平滑柔软剂(上海德桑精细化工);固色剂(天津金腾达轻纺助剂厂);活性黑MZ。NN,黄MZ—BD,红MZ.BD (宁波明州化工)。
生产设备HS-10l松式络筒机,德国THIES筒子纱染色机
1.2 工艺曲线
1.3 筒子纱一浴法染色工艺
(1)前处理工艺处方/(mL/L)
低温练染通BHA 2
染色促进剂色地优FS 1
(2)染色处方/%(owf)
黑色
黑MZ.NN 7.5
黄MZ.BD 1.0
红MZ—BD 0.7
元明粉 80
纯碱 20
红色
黄MZ—BD 1
红MZ—BD 4
元明粉 7O
纯碱 2O
(3)后处理处方/(mL/L)
去碱剂0.3
低温皂洗剂SPF 2
固色剂 3
平滑柔软剂 3
后处理工艺水洗(50℃ ×50 min,加人去碱剂中和)一水洗(60℃ ×20 min,加人低温皂洗剂SPF)一水洗(60℃ ×20 min)一水洗(40℃ ×20 min)
2 染色效果
2.1 色差
在染缸内随意抽取一个筒子,分五层对筒子纱的内、中、外层进行色差测试,以外层纱样为标样,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