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织物的折皱
这里所指的是通过拉幅定形无法消除的永久性折皱印,通常有纵向折皱、横档条痕、鸡爪印和细皱纹。这其中有升、降温速率过快的原因,但对气流染色来说,更多的是因织物运行速度不能达到足够快而造成的。实践证明,在气流染色的小浴比条件下,织物应该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尽量在2~2.5 min内循环一周,不断改变织物在储布槽中相对位置,就难以形成永久性折痕。当然这完全取决于染色机的性能,否则,就要通过减载或者多股进布,缩短被染织物的总长,尤其是轻薄织物,要根据可能达到的最高线速度来限制织物总长。
4.3 织物表面的擦伤或起毛
在气流染色过程中,被染织物运行中所含带的染液量相对较少,织物内部之间,以及织物与导布管之间的相对摩擦阻力增加,对一些表面易起毛的针织物易产生擦伤,尤其是纯涤或纯绵纶长丝针织物更为严重。织物的擦伤与折皱印似乎是一对矛盾,布速快不易产生折皱印,但容易擦伤或起毛;而布速慢虽不形成擦伤或起毛,但却容易产生折皱印。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经验告诉我们:首先,织物高速通过的部位,如喷嘴、导布管等,应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对织物可能接触到的表面应提高平滑度精度要求;其次,在染色过程中,根据不同克质量和纤维织物,通过实践去摸索选择在一个合理的运行速度范围内,并加注适当的平滑剂,保证织物在较高的速度条件下不出现擦伤或起毛现象。
5 结束语
针织物在气流染色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取决于针织物原坯、染化料、染色工艺、染色设备、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等方面,仅仅依靠几方面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全过程控制才能达到一个真正的质量控制水平。在染色过程中,对已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因染色过程而产生的质量问题。随着气流染色技术应用的推广,适用的针织物的品种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同时也伴随着新问题的时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去分析和探索规律,就一定能够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最终让气流染色充分发挥出更为有效的作用,使之成为高效、节能、环保和高品质针织物染色的加工手段。
<<上一页[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