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其它影响因素
4.1缸体污染
缸体污染包括染料和助剂的污染:染料污染指连续一段时间染色后,没有及时清缸,残存在缸壁的染料会影响到下一缸的色光,通常对中、浅色影响较大,因此生产计划人员(或排缸人员)应对颜色的衔接注意。尤其是生产浅色时,大家通常会洗缸再做,但是深色的染缸通过一次洗缸是洗不干净的,易造成色点或精练后就发现沾色,最好洗缸后做两缸中色,再洗缸生产浅色;助剂的污染指残存在缸壁的精练剂、乳化剂(通常包含油类)等,未能及时清除,导致染料的凝聚,造成色点、色渍疵病。
4.2突发事件
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例如蒸汽不足。众多染缸同时升温,由于蒸汽管道限制,容易造成蒸汽不足,导致升温速率降低,甚至温度根本升不上去,对于棉的影响较小,但是对于分散染料染涤纶则影响很大。因为各支分散染料的分子量大小不同,对于温度的依存性不同,对于均染剂或导染剂的影响因数亦有所差异,由此计算得出的始染敏感温度也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若在某一温度恒温时间过长,则易导致同一组合内各支染料的上染率差异,从而导致色光偏差。
另外转速表数值显示不准确,会导致织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喷嘴的次数不一致,如上所述会影响到染料的上染,因此要定期校验;带布轮用久以后,表面摩擦力降低,遇到较光滑的布种时,容易打滑,也会使织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喷嘴的次数不一致,因此也要定期检验、更换。
5小结
染色的影响因素众多,例如浴比、温度、染色工艺等等,业内的专家有过精辟的论述,不再一一列举,仅将生产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作为一名企业的技术工作者,希望大家在生产一线时,细心观察,采取科学的方法,降低诸多因素对染色的影响,提高染色生产的再现性。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