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纺纱工艺流程
(长绒棉条/彩棉条/天丝/绢丝)手工扯松、铺层
一和毛机开松混合一A()(]2D抓棉机一A035混开棉机-~A036梳针开棉机--~A062凝棉器--~A092双棉箱给棉机一A076C单打手成卷机一A186D梳棉机-~FA306并条机(头并)一FA3O6并条机(二并)一FA306并条机(末并)一FA458粗纱机一FA5O3细纱机--~ESPER0一M自动络筒机一并线一倍捻一络纱一检验,打包。
3各工序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
3.1开清棉工序
彩棉由于细度细、短绒多、强度较低,开清棉应尽量减少打击点,同时降低打手速度,缩小尘棒间隔距,使纤维既充分开 ,而又不损伤纤维。AO76C由梳针打手改为梳针加刀片的综合打手,以尽量减少棉束,提高对棉束的开松效果。同时采用自调匀整装置,使棉卷不匀率控制在1 以内。针对长绒棉/彩棉/天丝/绢丝混合纤维,含杂质较少,只含少量并丝的特点,开清棉工序采取“多梳少打,轻打少落,防粘防绕”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打手速度,放大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避免过度打击损伤纤维,造成短绒增加,形成棉结。由于在成卷过程中易粘卷,为此成卷时在紧压罗拉上以4根同品种粗纱沿棉卷纵向同步喂入并适当加重紧压罗拉压力。基本上解决了粘卷现象,正卷率可达到99 以上。
3.2梳棉工序
根据四合一原料长度整齐度好,不含杂的特点,着重提高棉网质量,减少纤维损伤和降低生条棉结,采用“中定量(生条定量采用18g/Sm),松紧隔距相结合,慢速度,顺利转移,少落”的工艺原则,为减少搓转和返花,在放大锡林刺辊线速比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刺辊与锡林速度,避免高速损伤纤维,提高锡林刺辊线速比为2.5~3.0,有利于纤维转移,同时适当放大锡林一盖板隔距,消除纤维充塞现象。并适当减少道夫与剥棉罗拉间隔距,减小棉网张力,采用双皮圈装置或棉网托板,利于成条3.3精梳工序彩棉由于短绒多、成熟度差,用AFIS仪检验。
梳棉生条短绒、棉结高,故在精梳工序采用双道精梳工艺,同时牵伸隔距、梳理隔距适当缩小,以加强梳理。精梳机速度适当降低(125r/min),以提高精梳条质量。为提高成纱条干水平,精梳落棉率控制应不低于30 。
3.4并条工序
采用三道并条和顺牵伸工艺,以改善棉条内在结构,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和混合均匀度。头并牵伸略大于并合根数,加大后区牵伸倍数,以伸直棉条前弯钩纤维,二并后区牵伸倍数略小于头并,末并用小后区牵伸倍数,集中前区牵伸以伸直后弯钩纤维,改善熟条均匀度。
为控制浮游纤维,将压力棒适当降低。因纤维抱合力差,可适当降低速度,同时棉条通道保持光洁,以减少圈条阻力,杜绝开车时圈条涌条现象。道并条定量:15g/5m。
3.5粗纱工序
粗纱采用轻定量,重加压、较小的后牵伸和放大后区隔距的工艺原则,有利于稳定牵伸力与握持力,防止出硬头。由于纤维特性差异大,捻系数选择要适中,以防止后道工序牵伸不开易出“硬头”或产生意外牵伸,造成细节和毛羽增多。同时严格控制张力伸长,有利于减少粗细节,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主要工艺参数:罗拉隔距22ram×27ram,后区牵伸1.152,粗纱捻系数99。生产技术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