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KROY毛制品处理技术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7日


    3.2.1 KROY整理机理
    氯化加工处理过程包括以下几步:酸性氯化处理 → 冲洗 → 抗氯化处理 → 冲洗。酸性氯化处理的氯源最好为氯气,但考虑到城市环保要求,改为次氯酸钠和硫酸,通过化学反应NaClO + H2SO4 →Na 2 SO4 + Cl2↑+ H2O提供氯气;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性依赖于pH值,氯、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在给定pH值下处于平衡状态。例如次氯酸钠的稀释溶液,在pH值8.5以上主要包括次氯酸根离子ClO-,在pH值4.5的情况下,主要是分解的次氯酸HClO,而在pH值为2的情况下,游离的氯气约占总的活性氯的70%。在氯化处理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化学反应:1)二硫键的氯化形成酸性基团;2)肽键的裂解,主要发生在表皮层,形成羟基和胺基。
    氯化处理后,纤维的溶胀和润湿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获得理想的染料吸收率和上染率,纤维显阴性,并具更多活性,酸性氯化也可以使织物产生抗缩性能、较好的光泽和抗起球性能。
    3.2.2 氯化处理
    织物在处理过程中,第一槽的pH值应控制在1.8~2.2内,pH值太小,则水中含氯会增加,同时酸性过强会导致织物强力下降;pH值太大,则水中次氯酸钠含量有所增加,氯化处理的均匀性将受到影响。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必须保证次氯酸钠和硫酸浓度的准确性,同时控制好水、次氯酸钠和硫酸的流量,确保pH值的稳定。另外车速过快会造成氯化不均匀,车速太慢会造成氯化不充分,同时,处理作用太强,会造成对布面本身的损伤。一般情况下,车速为8m/min。 
    3.2.3 脱鳞处理
    经KROY设备氯化处理后,将布匹放进洗呢车进行脱磷处理,水温42℃,浴比1∶30,用NaHCO3来调节pH值,pH值控制在8.5 ~ 9内,若pH值过小,脱磷不充分染色时易产生色花;pH值太大,将严重损伤纤维造成织物强力下降。脱磷处理后,须再次冲洗干净,然后在水温20 ~ 25 ℃进行丝光柔软处理,用醋酸调节pH值,加入柔软剂,运转20 min出机。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