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F1415型粗纱机为四罗拉双短胶圈牵伸,而且第一、第二罗拉间为集束张力牵伸区,第二、三罗拉为主牵伸区,第三、四罗拉间为后牵伸区。为了发挥主牵伸区的牵伸作用,改善粗纱条干均匀度和内在结构,采取了缩小主牵伸区罗拉隔距,以主牵伸区为主的工艺原则。以天丝混纺纱TN25/CJ75 14.8tex纱线为例将罗拉隔距原来8×23.5×27缩小到7×21×27,后区牵伸倍数由1.35倍减小到1.28倍,粗纱条干CV 值由原来4.8% 降到4.2%,粗纱条干大为改善。具体结果见表3-3 。
表3-3粗纱工艺(TN25/CJ75 14.8tex)
减小罗拉隔距,有利于对牵伸区内浮游纤维的控制,同时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粗纱的条干CV 值。
3.1.5细纱工序
细纱是成纱的关键工序,其工艺配置非常重要,包括合理选用钢领、钢丝圈,胶辊的硬度等,这些对降低毛羽、减少断头、提高条干水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罗拉隔距的大小、牵伸倍数的分配对成纱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减小罗拉隔距,有利于对牵伸区内浮游纤维的控制,同时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细纱的条干值。罗拉隔距调前为18.5×35,调后为18×36;后区牵伸倍数由1.32, 调为1.23。
表3-4细纱质量水平(TN ,TN25/CJ75 )
工艺调整后,细纱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适当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细纱的条干水平。但如果后区牵伸过小,就会增加主牵伸区的负荷,容易发生“吐硬头”现象,使粗纱不易被牵伸开来。所以在牵伸分配时,应该考虑主牵伸区的牵伸能力,在主牵伸能力允许范围内,适当减小后区牵伸,才能起到降低条干水平的作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仅条干得不到改善,而且还会造成细纱生活不好做。
3.1.6络筒工序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