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纯柔丝、柔丝/棉筒子纱染色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1、络筒密度:0.28~0.32g/cm3(若太松,筒子遇热水塌落,纱线被冲毛;若太紧,染液难以渗透,内外层差明显)

络筒时的筒纱以定长计量最佳:

重量最好在800g/筒,摸到规律后最终放大到1100g/筒。

 

2、染色过程:

纯柔丝、柔丝/棉纱基本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基本可以参照粘胶纤维染色工艺,但要注意减少纯碱的用量。

根据不同颜色及色光要求,可选择不同品牌的染料。

活性染料配合的助剂十分重要:

(1)对纯柔丝纱主要增加匀染和渗透性,可选用:活性强匀染剂——膨润增容、助染,如LD-VRD(上海有利凯马公司);高效渗透剂——帮助液体渗透,如SP-2(上海瑞祺化工)、汽巴FFA;浴中润滑剂——使纤维之间润滑,便于染液穿透,同时不影响同浴染色,如FC-250(上海润基化工)。基本染色工艺也可以参考粘胶纱染色,但由于柔丝纤维含有蛋白碱量要适当减少,不然会损失蛋白含量。

(2)促染剂元明粉、固色剂纯碱均要分次加入,避免染花。

 

3、脱水烘干:染色完成后,当班完成脱水烘干,避免含水不匀和污染对烘干及纱线品质的影响。

后处理过程:

70℃×10min水洗→90℃×15min皂洗→80℃×10min水洗→50℃×10min水洗→冷水冲洗→脱水→烘干

筒纱染色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原因分析:

A纱线起毛:

(1)泵的流量是否合理,柔丝纤维由于卷曲牢度低,纤维细,遇热水溶胀,染色时较棉纤维的密度要大,渗透性差,泵的流量应比棉大一些,通常台湾机较国产(无锡)机泵的扬程大20%左右,容易使纱线起毛。

(2)倒筒时密度的控制。

(3)纯碱过量,纱线也易起毛。

B染不匀、染不透:

(1)前处理是关键:前处理的目的是①将纱线上的油剂、杂质等残余物清除并进行漂白(H2O2、精练剂);②将柔丝纤维皮层打松,便于漂液、染液进行反应(精练剂、煮练酶),使上染率高的同时,固色率(得色率)也提高;③助剂的筛选根据纯柔丝或柔丝/棉等进行微调。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