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纱线染色的重现性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因而,染料称取时配备不同量程及相关感量的衡器是十分必要的,衡器的准确性也应定时标定检验。
 
(2)染色设备 
 
 染色机对染色的重现性影响很大,染色工作者往往对染料、温度、时间等因素比较重视,但对染色机本身的问题不够重视,以致出现了缸差也找不到原因。染机对棉纱线重现性的影响主要是,染液的循环次数和染浴温度的稳定性。
 
纱线筒子染色时,纱线被密实地卷绕成筒子,固定在染柱上。染液在纱线(纤维)之间强制循环(即外扩散),将染液中的染料扩散到纱线各处。染液在筒子中的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循环决定了染料与纤维之间的接触、碰撞,即染液循环次数与染料上染及表观深度的密切关系。染液在筒子纱中循环100次与循环80次的两次染色,色光肯定有差异。
 
不少染厂新机到厂后,或温度指示器新装时,并未对其进行严格的标定,日常使用中也不定期标定,当指示不正确时,温度表面一致,其实并不一致,从而影响染料的上染速度及平衡上染百分率,产生缸差,所以温度的指示一定要正确,温度的控制一定要准确。
 
1.1.4 对样光源   
 
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对光的反射、照射光源的光谱组成有关,不同光源照射在同一物体上时,表现出的颜色经常不同,如果在订货、小样、大生产,调色时用的光源不一,由于目标不同,结果肯定不同。为此,染厂对色光应有约定的同一光源。
 
1.1.5 水质  
 
筒子纱染色(包括前处理)对水质要求很高,应该使用软水。有的企业受条件限制,使用仅经过滤沉淀的地面水,其水质受自然状况的变化波动很大,造成半制品白度及染色色光的差异,因而企业应创造条件使用软水。
 
1.2 主观原因
 
1.2.1 络筒质量
 
我厂筒子纱染色是采用浸染法染色,表观色泽深浅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染料与被染物的重量比。一般筒染装纱时只计筒子的只数,不再另行称重,所以络筒重量决定装纱重量,因而络筒必须对所有松筒100%称重。还有由于筒管和经轴盘管上布满孔眼,以供染液穿行,当筒子卷绕位置不当,或往复距离不够,会造成“露眼”,染液会从“露眼”时“短路”,不仅使筒子端面冲毛,也会影响其它筒子的流量。再者,松筒的密度与染液循环时的阻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密度大、阻力大,以致影响染液的循环流量发生变化,随之染液循环频率及在规定时间内的循环次数等一系列参数都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被染物色泽深浅不一。
 
1.2.2前处理
 
前处理的除杂程度、毛效高低、白度、洗后PH值、漂后双氧水去净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染料上染率和色光。一般染厂对染料力分的测定和称量比较重视,但忽视对其它化学品的测定及计量,对所用的烧碱、纯碱、双氧水浓度不进行分析,只按说明书标示的计算,染液也很少进行滴定,因而前处理效果就会不一造成染色物色泽深浅和色相的差异。
 
1.2.3 染料的选用
 
棉纱线的染料选用一般有: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直接染料等。但在我厂,棉纱线的染色一般是以活性染料为主,涤棉混纺纱是分散染料、活性染料,所以选用时要注意它们的相容性、敏感性及质量稳定性,才能保证重现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