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双氧水质量浓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图7为H2O2质量浓度对漂白后织物白度的影响。
双氧水质量浓度/(g·L-1)
图7双氧水质量浓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由图7可知,漂液中H2O2质量浓度从2g/L增加到8g/L时,织物白度提高显著;当H2O2质量浓度为8g/L时,织物白度达到最大值72.47%;此后,随着H2O2质量浓度的进一步提高,织物白度反而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H2O2质量浓度过高,配合物与H2O2生成漂白活性物质的速率大于漂白反应的速率,使过量的漂白活性物质无效损失,因而织物白度不再随H2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此外,由于体系中其它成分含量(如配合物的浓度)的限制,致使生成的有效漂白成分含量不再随H2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因而织物的白度趋于稳定。综合白度及经济效益,漂白时H2O2质量浓度优选8g/L。
2.3.4稳定剂DTA质量浓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双氧水漂白时,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和防止产生破洞,通常在漂液中加人稳定剂,以有效地螯合Cu2+、Fe3+、Mn2+和Ni2+等金属离子。图8为稳定剂用量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稳定剂DTA质量浓度/(g·L-1)
图8稳定剂DTA质量浓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由图8可以看出,稳定剂质量浓度为1.0g/L时,漂白织物白度达最大值73.34%。之后,随着稳定剂质量浓度的增加,织物白度反而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稳定剂用量过大会抑制双氧水的分解,使白度下降;此外,由于大量稳定剂的存在,会竞争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削弱配合物催化双氧水漂白的能力。
2.3.5pH值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不同pH值(8~12)条件下处理织物的结果见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