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棉纺工艺中配棉的目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3、计算方式:

    车间领棉---毛重称重----月盘存累计总重量

    车间入库棉纱----按照国家标准装纱----月盘存累计入库数量累计。

    月底盘存车间半制品重量——上月盘存半制品数量。

    举例:某厂10月份总领用原棉或可用落棉为120吨,生产80支10吨,40支40吨,气流纺纱50吨共计各类生产入库棉纱100吨,本月盘存车间在制半成品为50吨,上月盘存半成品为60吨,则本车间10月份制成率计算为:[120-(60-50)]/100=1.1,则本月该车间通扯制成率为1.1。

    产生的可用落棉或其他下脚借用他厂时,应计做原料减少。

    为了减少布面横档等质量问题,每批配棉混棉纤维马克隆值大小差异要控制在0.4以内。国际市场的原棉交易也通常把马克隆值作为价格的参考指标之一,对于超过或达不到可纺性的马克隆值参数的原棉,做降价或折价处理。

    单纤维强力也是决定成纱强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棉纤维在纺纱过程中要不断经受外力的作用,纤维具备一定的强力是棉纤维具有纺纱性能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棉纤维强力大,则成纱强力大,棉纤维强力不仅与纤维粗细有关,而且与棉花品种,生长条件有关,要求在纺制不同品种时为了达到要求的单纱强力,要特别重视配棉的单纤维强力问题。

    原棉疵点是由于棉花生长期间发育不良或轧工不良形成的对纺纱有害的物质,原棉疵点在纺纱工艺流程中不易清除,或包卷在纱中,或附着在纱线中,使得条干恶化,断头增多,外观很差,直接危害纺纱生产和最终产品质量。

  棉纤维含有的糖份,是指含有可溶性糖的总称,其中包括纤维自身含有的生理糖和附着表面的外源性物质。当原棉中含糖量过高时,在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会明显的发生粘附纤维现象,影响正常生产,尤其是逐步投入使用的国产新型设备,对含糖量过高的原棉更是不适应。所以对于含糖量过高的原棉无论价格多么优惠,谨慎使用,尤其是用以制作高档针织面料。

做好原棉试纺可以避免或消除感官检验、仪器检验带来的局限性和误差,所以应在原棉大批量投入生产之前,安排新成分原棉小批量试纺,然后根据试纺情况和纱线质量安排新配棉的混合使用。

    在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时也应进行小批量试纺,以确认原棉的正确使用,搞好试纺工作可以减少纱线质量波动,能正确反映纤维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预测成纱性能,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不会因时间的跨度而发生波动。才可以使得产品质量受到市场的认可。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