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喷气纺腈纶纱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3  结果和讨论

表2表明随着纺纱速度的提高,芯纤维和包缠纤维的长度增加。高速纺纱时,前罗拉钳口处的气流造成边缘纱线脱离主纤维束,从而使纤维自由端形成更长的包缠纤维。同时还观察得出:每mm包缠纱圈数随纺纱速度的提高而减少。纺纱速度提高,包缠纤维增长,因此每mm纱圈数减少。从表2还可以看出:随着纺纱速度的提高,包缠纤维的数量增多而芯纤维的数量减少。

纺纱速度的提高,以及前罗拉速度的加快使得边缘纤维被更好地分离,导致出现更多的边缘纤维,由此产生更多的包缠纤维。高速纺纱还会引起气圈作用,造成更多的纤维脱离主纤维束,增加了包缠纤维的百分比。

表3表明纱线覆盖系数起先随纺纱速度增至190m/min而增加,接着又随纺纱速度的继续提高而减小。开始时纱线覆盖系数随纺纱速度增至190m/min而增加,可能是由于更多边缘纤维的形成使包缠纤维的数量增加。但是纺纱速度增至190 m/min以上后,每mm纱圈数减少,因此出现了更多芯纤维暴露的纱线结构。同样,纺纱速度对纺纱三角区的纺纱张力也大有影响。

Grosberg等发表的文章认为:纺纱速度提高,当纱线张力较低时会形成气圈。低张力时气圈会增大,纺纱区的低张力导致纱线结构的紧密度减小。本文的研究表明:纺纱速度改变时,纱线直径随之变化的趋势也支持这个假说。表3显示了纺纱速度对纱线张力特性的显著影响。由表可知:当纺纱速度达到190 m/min时,纱线强度最大。随着纺纱速度继续提高到190m/min以上时,纱线强度降低。纱线强度增大是因为纺纱速度的提高使包缠纤维数量增加,纤维长度增加,纱线覆盖系数提高。纺纱速度继续增至190 m/min以上后纱线强度减小是因为单位长度中包缠纤维的减少、纱线覆盖系数减小。

随着纺纱速度的提高,纱线断裂伸长不断增加,然而,纱线强度、纱线覆2.78盖系数等先是增大再为减小。因此,对纱线断裂伸长变化趋势的解释是关键。因为喷气纱由平3.81行(或几乎平行)的芯纤维及连续(或间断)的均匀(或不匀)的包缠纤维组成,除了产生滑移外,纱芯伸长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在外力作用下,如果包缠纤维断裂或是位置调整而夹持不住纱芯,纱芯就会产生滑移。因此开始时断裂伸长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纱线覆盖系数增大,约束了纱线运动。这样纱线变长,纱线的断裂伸长继续增加可能是由于纱线形成的重新调整过程的开始,直到纱线完全断裂为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