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纺纱技术之一。它纺制的所谓包缠纱是由外部的包缠纤维缠绕于平行芯纤维形成的。喷气纺纱机的类型有单喷嘴型(如东丽AJS)和双喷嘴型(如MJS),后者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喷气纺纱机能以高达400 m/min的速度纺制细特纱,与环锭纺和转杯纺系统相比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由于喷气纱织物手感较为粗糙,故该技术并没有被普遍采用。
喷气纺是一项新的技术发明,因此,研究不同纺纱条件和工艺参数对喷气纱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很有必要。大量文章仅对机器的总体变量进行研究,但在总牵伸倍数对喷气纺腈纶纱的结构和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不多。此外,纺纱速度也是影响纱线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喷气纺腈纶纱的总牵伸倍数和纺纱速度对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研究结果。
2 原料和方法
以腈纶纤维(51mm×1.5d)为原料,以不同的纺纱速度和总牵伸倍数,在村田MJS-802喷气纺纱机上纺制14.76 tex的喷气纱。在18组试验中,一批试样保持后区牵伸倍数不变,为4.85,而改变总牵伸倍数。另一批试样保持主牵伸倍数不变,为44.87,而改变后区牵伸倍数。喷气纺纱前的准备工序包括在MMC梳棉机上梳棉和Laksh.mi Rieter D02S并条机上的三道并条工序。熟条的线密度作相应调整,以符合在喷气纺纱机上要求的牵伸倍数,分别为150,175,200。在开清阶段混入约占总重1%的有色纤维作为示踪纤维。试样的纺纱参数见表1。
取500 mm长的试样、200 mm/min的伸长率,在Instron强力试验机上测得纱线强度和断裂伸长;纱线不匀率和纱疵数在Uster均匀度试验机上测试;挠曲刚度采用圈状法在一台重量加权的环锭纱硬挺度试验机上测试;长度≥3mm的毛羽在Zweigle毛羽测试机上测出。纱线耐磨性通过一台Universal磨损仪测出。纱线直径、纤维长度和芯纤维及包缠纤维的数量则是通过研究连续纱线长度内的100根示踪纤维的位置观测得出。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