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断推出的各种新型纤维,化学浆料、变性淀粉及纺织厂的经纱上浆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为印染厂的退浆工艺增添了许多新的研究内容。
一、 印染工序退浆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原棉经过纺纱、织布等加工后,便成为棉纺厂的成品,称之为原布或坯布。这种坯布也可用于衣着或工业用布等,但多数要经过染整加工才能更好的适合衣着、家纺、医用及其他工业用布等。印染企业的任务就是用纺织厂生产的坯布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的、机械的加工后,生产出绚丽多彩的花、色布及漂白布等,以满足人们的衣着、家用纺织品等需求。织物在印花、染色、漂白之前,要达到一定的半制品要求,如白度均匀一致、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等。而坯布上的浆料给印染加工带来了困难,原坯布色泽不洁白,吸水性很差,手感也比较粗糙,加之油、蜡及棉纤维杂质的存在,使得染色、印花难以进行。因此,在进行染色、印花前,首先要去除织物上的浆料,这个过程叫做退浆。退浆过程就是要在保护纤维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充分去除织物上的浆料。
二、浆料对印染工序退浆的影响
纺织浆料是由粘着剂和助剂二大部分组成,粘着剂是纺织浆料的主体,主要有淀粉、聚乙烯醇及丙烯酸等三大类。
1.淀粉类浆料的退浆原理:
纺织浆料以淀粉和变性淀粉类浆料为主体,而淀粉类浆料主要用于棉纤维等纤维素纤维,因此,对淀粉类浆料的退浆,是印染厂最常用的退浆工艺。
淀粉在酸、碱、氧化剂和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淀粉酶对淀粉浆料的水解有显著的功效。目前印染厂对于淀粉上浆的坯布,主要采用淀粉酶和碱进行退浆。应用于退浆的淀粉酶如印染厂传统的BF-7658淀粉酶及胰淀粉酶等。淀粉酶能使淀粉液化,同时产生低分子糊精,可使淀粉分子键逐渐断裂,粘度迅速降低,进一步水解为糊精,可称其为液化酶或糊精化酶。淀粉在热的烧碱作用下,发生强烈的膨化,淀粉经充分膨化后可以用热水洗去。也是印染厂常用的退浆方法。
印染厂有时为了缩短工艺流程和节约能源,将碱和双氧水结合一起进行退煮、漂染二步或一步法工艺。
2.聚乙烯醇类浆料的退浆原理:
涤/棉(T/C 65/35)经纱含涤成分高,在通常的上浆配方中,聚乙烯醇(简称PVA)浆料使用比例很高,在涤/棉65/35经纱上浆的传统浆料配方中,聚乙烯醇浆料比例高达70%-75%。
PVA不能被淀粉酶分解,因而也不能用淀粉酶来退浆。水是PVA最好的溶剂。如果是低粘度的PVA,浸轧含表面活性剂的水后堆置或汽蒸,使PVA薄膜膨胀和软化,然后用80度以上的大量溢流水冲洗是能达到退浆效果的。但由于PVA规格不是全部低粘度的,因此,当前退浆的主要方法是热碱退浆。轧热碱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堆置,然后充分水洗。因为热碱作用于PVA可以促进PVA薄膜的膨化,比单用热水膨化的效果好,同时,现在多以混合浆料上浆,热碱亦能使淀粉膨化,用热水强洗后,达到共同去除的目的。
丙烯酸类浆料的退浆原理与PVA浆料退浆原理基本相同。
三、退浆不净对印染产品质量的影响
1.退浆效果的检测:
传统的检测方法为称重法,即(坯布重量-退浆后重量)/坯布重量x100%,这种方法
需要化验室检测后才可通知机台,时间上有一定滞后,用碘-碘化钾、用碘-碘化钾-硼酸试剂点滴可快速简单的评定退浆效果,并可分别测定淀粉浆料和PVA浆料。在退浆后的织物上滴上几滴试剂,如呈黄色表示浆料基本退净,如呈蓝色表示织物上还残留有浆料。
由于现在多为退浆煮练同步进行,半制品的测试还有毛效、白度等指标。视后工序印花、染色不同要求而定。
2.退浆效果对印染产品质量的影响:
退浆不净对染色牢度的影响:
由于淀粉和纤维素纤维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残存在织物上的浆料经过丝光后,同样具有很强的和染料反应结合的能力,但浆料和纤维结合不紧密,加之自身易水解、降解,水洗时容易和染料一起脱落,造成染色牢度降低。
退浆不净对边中色差的影响:
以冷堆工艺为前处理工艺时退浆率较低,且可能由于堆置时边中温度的差异造成退浆边中不一致,因此,可造成染色的边中色差,另外,在还原、氧化、皂洗等工序中,残留浆液也参与反应,可造成色光和深度等差异。
退浆不净对免烫产品防皱效果的影响:
如前所述,由于纤维素和淀粉具有相同的化学组织结构,而且大分子间的连接状态较纤维素更为松散,因此,树脂与纤维素反应的同时,一部分也会与未退净的浆料发生反应。由于淀粉分子在酸性高温条件下很快降解,使纤维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元间的共价铰链遭到破坏,从而影响织物的防皱效果。
退浆不净对功能性整理耐久性的影响:
防水、防油整理效果和耐久性会由于浆料的存在而大大降低。
此外,退浆率低还可能使漂白产品泛黄,影响手感、柔软度等,对一些敏感颜色(如橄榄色、咖啡色等)会产生布面发花现象。
浆斑:由于PVA的易凝聚性,在退浆水洗时退下的浆料产生重新凝聚,沾浮于织物上,在染色和印花时形成斑渍。一但发生,要进行前处理回修,如已印花、染色,则无法回修,造成较损失。
蜡斑:浆料中的蜡斑沾浮于织物上,很难去除,一旦发生,对印染产品便可造成大量次品。
浆档:这种情况较少发生,是由于上浆时停车造成,印染厂无法处理,只能作为疵品降为等外品。
<<上一页[1][2][3][4]下一页>>